English

大学腾飞的翅膀

2008-04-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张文江 我有话说

1993年,国家提出要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被称为“211工程”。10多年来,“211工程”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加速器,中国的大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实地感受“211工程”一、二期建设成就,记者日前走访了南京大学。这所“211工程”首批建设的高校给记者留下的印象是:“新、特、优

、实”。

在“新”字上做文章

创新是“211工程”的灵魂。围绕创新,南京大学在办学思路、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上做足了文章。

思路新。立足学校实际,南京大学提出了“规模适度、内涵发展”的办学原则和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核心、人才培养为根本”的办学思路。

学科新。在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学科群”、“学科特区”。“学科群”是指由一些相关学科形成的学科框架,这些学科之间相互支撑。“学科特区”则是从海内外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遵循国际惯例,以全时、非全时人员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拥有人财物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

队伍新。从2003年起,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实施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教授的制度。近五年来,南京大学共引进教师500多名,其中100多位来自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高校。目前,南京大学已成为培养、吸引、用好优秀人才的热土。

在“特”字上下工夫

特色是“211工程”的关键。多年来,秉着“敢为人先”的精神,南京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巩固原有特色。早在1965年,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就在该校开展了以打通“文史哲”、创办“大文科”为主要内容的通识教育。1989年,秉承匡亚明通识教育思想的南京大学建立了“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1998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基础学科教育学院”,并于2006年更名为“匡亚明学院”。该院按照大文科和大理科的模式实施教学,并通过“多次选择、逐步到位”的分流方式,有效地实现了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

发展新兴特色。“学术大师+创新团队”的组织模式是南京大学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一大途径,由此催生出了一大批高水平人才和优秀的研究群体。目前这一模式已渗透到本科教学中,由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名师领衔组建的“名师+团队”模式就是一个典型。

以“优”为出发点

求优是“211工程”的目标。在“211工程”等相关经费支持下,南京大学取得了众多优异的成绩。

人才培养质量优。进入21世纪,南京大学明确提出“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的“四个融通”人才培养新思路,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宽基础、厚口径、素质高、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

科学研究成果优。“十五”期间,南京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9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9项,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2006年,南京大学又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整体出版《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200部),还在国际一流期刊Science上发表论文5篇。

以“实”为落脚点

唯实是“211工程”的保障和结果。在“诚朴雄伟、励学敦行”校训的指引下,南京大学淳厚的学风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弘扬求真务实学风。在“211工程”建设中,南京大学弘扬“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校风,崇尚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尚诚尚朴的人文情怀、厚积薄发的治学风格、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

力求取得实际成效。通过“211工程”一期、二期建设,南京大学整体实力明显提升。该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9个,中国科学院院士2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5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4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18人等。

走出南京大学的校园,记者感慨:南京大学只是中国大学的一个缩影。我们相信,随着“211工程”三期的顺利实施,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带着创新的气魄与胆识,腾飞在世界高教的舞台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