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印度洋上的马尔代夫共和国沙威亚尼省首府福纳多岛,与往日一样,草木繁茂葱郁,阳光炽热耀眼。但是对岛上的居民们来说,这一天却不同寻常。岛内的中马友谊村旁,临时搭起一个用绿色棕榈叶围起的高大凉棚,
让爱心捐款真正造福灾民
在2004年12月26日突发的印度洋海啸中,岛国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都遭受重创。2008年4月6日,记者随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中华慈善总会代表团,乘车前往中国红十字会与斯里兰卡红十字会合作为灾民建造的中斯红十字村访问,途中仍可看到海啸中受损房屋的断壁残垣。同行的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工作人员说,为响应温家宝总理2005年4月访问斯里兰卡时提出的由中国民间组织为海啸灾民援建中斯友谊村的提议,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于2005年7月组团来这里考察,目睹的情形比现在严酷许多。尽管当时海啸已过去半年多,所到之处仍是遍地废墟和倒伏的椰树,灾民们挤住在简陋的救灾棚或帐篷内,生活条件恶劣。
陪同我们访问的斯里兰卡人莎莎女士,曾就读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讲得很好。她说,海啸发生后,在斯里兰卡人民最困难的时候,中国人第一个来到这里救援,真心诚意地帮助我们,让我们非常感动。的确,2004年12月29日,从中国起飞的第一架满载救灾物资的飞机,目的地就是斯里兰卡。2005年1月16日,海啸过后仅20天,中国红十字会的一支救灾考察组就到达了斯里兰卡受灾最重的高尔地区。
考虑到斯里兰卡红十字会力量薄弱,承担灾后重建工作有困难,为了使中国各界民众捐助的救灾款真正造福于灾民,中国红十字会和中华慈善总会决定直接参与组织建设灾民永久性住房。2005年8月,江亦曼和中华慈善总会人士一起,顶着烈日,踏着废墟,为建中斯友谊村勘察选址。到2006年底,中国红十字会与中华慈善总会共提供民间捐款近一亿元人民币,在斯里兰卡修建了四个新村,为462户因海啸失去家园的灾民提供了永久性住房。事实证明,这种援建模式是成功的,灾民真正享受到援建成果,斯里兰卡政府也很满意。
图为中马友谊村竣工典礼上,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江亦曼(中)和中华慈善总会荣誉副会长邓培星(左)把友谊村的钥匙交给马尔代夫住房建设部部长(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