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上海相比,杭州城市不是很大,书店主要集中在老杭州大学附近的文二、文三路和天目山路。我爱去杭大门口的三联书店和文三路的枫林晚,还值得一提的是天目山路的博库书城。较上海书店而言,杭州的书店一如西湖显得温情脉脉。
三联书店原来的老杭大(现浙大西溪校区)是老牌的文科大学,个人的看法,杭州的书店主要
枫林晚老杭大的后门是文三路,往东去,有个很醒目的牌子“文史书店”,书店共有二层,光线有点暗,书确实多,而且往年的陈压书都在,倒也方便淘。再往东去,就是枫林晚书店。枫林晚给人的感觉是干净利落,老板也是读书人,所取书颇有眼光,都是现代知识分子的方向。同三联一样,枫林晚也几乎一月一次有文化沙龙。那次去书店,刚好有华师大的许纪霖教授作主讲,题目是“理想的大学”。晚上7点,书店二楼的咖啡厅或站或坐挤满了年轻的学子与书友,咖啡厅不开灯,就点着蜡烛,我一上去,马上有服务员送上一杯免费的白开水。过了一会,书店老板介绍了许教授,许教授开讲了:“今天主要是与大家一起探讨理想的大学,说真的,我自己都不知道理想的大学是什么……”接着,就有不同的人发表了观点。提问,回答,笑声,一切都是那么地自然,不认识的人围着一个共同的话题进行讨论。有一直静静地听的,有不时慷慨陈辞的,也有的轻声细语、小心翼翼地陈述,智慧的头脑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所来的学者有的名气还很大,如汪丁丁、邓晓芒等。作为读书人,书店老板肯花精力与金钱邀请一流学者来交流,真是一件大好事情,羡慕在杭州的读书人,也证明了书店老板的号召力和品位。
杭州曾是南宋的都城,宋人好议论,那是出了名的。而今杭州书店可算是继承了宋人好议论的传统,想来也是十分有趣。――有些牵强附会,博人一笑罢了。
博库书城大概是2005年冬,看到《钱江晚报》上登着博库书城开业的消息,说怎么样的了得。于是,一个人上路了。博库书城开在天目山路,笔直可以到老杭大的大门,所以也很好找。书城很大,钢筋水泥结构,冷冰冰的。一进去,人气是超级冷,看书的人不如卖书的营业员多。看报纸上曾经说过,老板是个文化人,在货架上摆什么书,有很严格的要求。他说,王蒙的《我的人生哲学》可以摆,至于他的《青狐》就算了。这话实在是太有个性了。我倒要看看所取书到底怎么样。怎么说呢,老板还是下过一点功夫,比如书店二楼的每个柜子一个主题,如诗歌版里,就放了冯至几年前出的《十四行诗》,还有些多少要费些力气找来的其他版本的,并不专卖新书。书店摆了桌椅,可以大大方方地看书,但总体太空阔,书也过于理想化。我是十分想买一本好不枉此行,居然挑不出一本,现在想来也觉得怪。希望下次去博库,再去体会一下老板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