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北大地标

2008-04-2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从马神庙到燕园,从红楼到贝公楼,百年北大伴随着风雨前行。北大在默默沉潜的学术浸润中,汇聚可歌可泣的壮美,凝铸梦魂牵绕的记忆,开创着举世瞩目的伟业……

 

【北大】地标①

马神庙四公主府

    我刚进北大时,学校还没有图书馆,只有一个藏书楼,设在马神庙校舍后院的所谓四公主梳妆楼里。过了一年,藏书楼腾出一些地方,辟出阅览室,阅览桌放在中间,四周摆上书柜,柜里都是西文书。平时总是上着锁,线装书则放在楼上,借阅的人也并不多。我上预科的时候,常常从北河沿到藏书楼来借书,犹记得那时我借的书有德文与法文的数理科学百科全书等。一个大学预科一年级的学生,借读这样高深的德法文书,当时并不很多。这得到了冯祖荀先生的青睐,藏书楼的管理人员由此也给了我许多方便。上本科后,我更是经常呆在阅览室里。那时书本来无多,我可以就架恣意快读,除了工程书以外,柜里的书几乎没有我不看的。(张申府)

 

【北大】地标② 

沙滩红楼

一想起北京沙滩的红楼,便有一缕幽幽的思绪,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在胸中腾起。

1932年到1935年,我经常住在沙滩周围的小公寓――银闸胡同、中老胡同、西老胡同、松公府夹道后面的腊库胡同,都留下我多少年轻的足迹!那时,我经常出入学生宿舍的西斋、东斋、北大三院,有了机会还要到红楼里的课堂上听点有兴趣的课;也到图书馆里偷偷地读点喜爱的书籍刊物。回到公寓里,和邻居的北大学生聊天,也和几个男学生的爱人交了朋友。房东呢,不叫我的名字,而呼我为“x太太”,我也安之若素。总之,我周围的一切都被北大的气氛包围着。(杨沫)

【北大】地标③ 

湖光塔影

湖和塔的天作之合构成了未名湖的主旋律。这绝妙的搭配堪称大手笔的杰作。真不愧是大匠之心,那么富有哲理,那么耐人寻味。湖和塔一个动,一个静;一个柔,一个坚;一个纤巧,一个伟岸;一个空灵,一个凝重;一个活泼,一个肃穆;一个欢愉,一个沉思;一个变幻,一个守恒;一个力求平稳,一个崇高正直;一个透着女性的秀美,一个蕴藉男性的阳刚。北大所独有的博大精深就在于它是一个多面的对立统一体。(詹克明)

【北大】地标④ 

图书馆

也许这是北大特有的景象。为了能得到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每天早中晚,图书馆和各阅览室门前总黑压压地拥挤着一片占位子的学生,就像困难时期饥肠辘辘的人们不到开饭时间便提前麇集在食堂门口一样。大家望眼欲穿地等待着,只听“咣啷”一声,馆门刚开了条缝,人们便蜂拥而入。而那些正在向女同学献殷勤的小伙子,他动人的表达方式之一,便是除自己外还要替心爱的姑娘抢占一个位子。尚处于意无专属的女孩子有权晚到一会儿,但也绝不能超过半小时。否则那些游来荡去的迟到者就会不客气地把占位子的书包推到一边去。(汪浙成、温小钰)

【北大】地标⑤ 

百周年纪念讲堂

百周年纪念讲堂,典雅恢宏的建筑正对着著名的三角地,背靠着燕南园,紧邻图书馆,占尽地利天时。我们在这里开了入学典礼,第一次见到了白发苍苍的老校长和儒雅的先生;在这里听了学校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掀开了大学生活崭新的一页;在这里看了《大话西游》,完成了新生影视扫盲的“必修课程”;在这里看了新生文艺汇演,在彼此的欢笑声中抛开了拘谨与陌生。往后的日子,多姿多彩,有张有弛,而大讲堂就像暗夜里腾空而起的一柱烟花,总有各种各样的惊喜来装饰我们课堂以外的生活;它静默不语,却承载着我们相当一部分的轻松和快乐。(李亚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