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情怀凝聚成这三分钟是哀伤是关爱是坚强
5月19日14时28分,人们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为汶川特大地震遇难者默哀。新华社记者汪永基摄
依然是庄严的天安门城楼,依然是肃穆的人民大会堂,依然是高耸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依然人群如织。但今天的天安门广场,却分明不同寻常。每个人脸上都是凝重,没有奔跑,没有欢笑。
黄佳亮、刘硕两位背着背包的年轻人,中午一点钟就来到了这里,向着国旗的方向席地而坐,默默凝望。
国旗低垂,今日,共和国的国旗为5・12汶川特大地震数万死难者而降半旗,13亿人民同此国殇。
广场上的人越来越多,有恰好来到广场的外地游客,更多的是特地从四面八方赶过来的人们。老人,青年,孩子,举着国旗,戴着白花,手里捧着白色的月季……人们聚集在北侧广场的国旗下,静静地等待着。
70岁的李瑛大妈手持白色的月季肃然而立,中午在小区捐完1000元钱就赶过来,在炎热的广场上她已等了两个小时。
许延光夫妇5个半月的孩子安静地依偎在妈妈怀中,没有任何哭闹。从北五环外特地赶来的一家三口这些天一直在看灾情报道,无心吃饭,在他们看来,带着尚不会说话的孩子来到这里,具有象征意义:“我们为受难的同胞而痛心,又为国人的团结和爱而感动。以后,我们会告诉孩子这些天来的一切……”
14时28分。时间到了。
世界静了下来。唯有国旗在半空中飘扬,唯有眼泪滴答滴答地摔落在广场的地砖上,浸湿了一片又一片的地面。长安街上的汽笛声却撕破这静寂,在长空,汇成凄厉的哀鸣。
这一刻,三分钟是如此之漫长。七天前的此际,不堪回望,不忍回望。三分钟,足以让大地开裂,巨石滚落,房屋坍塌,瞬间生死永隔。
这一刻,三分钟是如此之短暂。七天,168个小时,数万个生命,13亿人民的揪心牵挂……三分钟,怎能承载这千钧悲伤?
这一刻,出租车司机邓广祥和周围的所有司机乘客一样,走下车,站在路边默哀。
这一刻,在开往长沙的火车上,忙着为灾区募捐的刘谦想必也在默哀。上午11时,这个要赶火车的小伙子,拖着行李箱在低垂的国旗下留影,右手庄重地放在胸前。
灿烂的阳光刺着人的眼睛。但死难同胞,却再也不能沐浴共和国的阳光了。
走好,给孩子写下最后短信的年轻妈妈,放心吧,孩子会健康成长。走好,抱着课本倒在废墟下的孩子,虽然你只走过了短短的人生路,但你稚嫩的笑颜曾使人间多了一道阳光。走好,以生命保护学生的老师,你的学生活下来了,带着你的体温和教诲。走好,英年早逝的兄弟姐妹们,不必惦念年迈的父母、失怙的孩子,党和人民与他们在一起。走好,为拯救灾区人民而牺牲的勇士,你永远是我们的英雄。走好,亲爱的不知姓名、未曾谋面的同胞们,你们对人生的美好愿望和对祖国强大的期望将由我们来继续完成!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坚强。尚在灾区一线与灾难斗争的人们,为你们祈福。幸福生活着的人们,愿你们更加珍爱生命!
三分钟早已过去,人们仍在原地默默地站着,无人离去。
一位中年男子双手捂住眼睛,压抑着自己的情绪。一位姑娘泣不成声,几乎站立不住,她说:“我只是一个中国人,每个中国人都有这份心。”来自成都的六岁小姑娘管湘忆左手举着国旗,用稚嫩的右手为妈妈擦去眼泪――她的爸爸,一名空军飞行员,正在灾区一线执行任务。
这一刻,广场哭了。为逝去的亲友流泪,投身于废墟中抢救乡亲;一线救灾的官兵和医务人员顾不得流泪,正在和时间与生命赛跑;后方支援的人们顾不得流泪,惟愿为灾区人民做得多些,更多些。这一刻,压抑多日的泪水,终可以尽情流淌。
忽然间,有声音喊起来:“中国万岁!”
无数人振臂回应:“中国万岁!”巨大的悲痛奔泻而出,化成了力量。
“四川,加油!”“中国,加油!”
声音愈来愈大,如雷,如涛。这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后的呐喊,这是来自国魂民心的呼声,这是擦干眼泪继续前行的信念。声音响彻天安门广场,回荡在共和国的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