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90公里生死路,留下他抹不去的印记

2008-05-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 刘永华 白瑞雪 我有话说

抗震救灾英雄谱

5处伤口,至今仍未痊愈

这是90公里的徒步跋涉之路,在51岁的李亚洲身上留下的深深的痕迹。

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强度最大的地震,让“汶川”这个地名一夜之间成为全世界的焦点。通讯和道路的中断,使震中变成“孤岛”,汶川县城生死未卜的人们,揪着领导人和全国人民的心。

地震发生时,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李亚洲正在阿坝军分区检查工作。短短半个小时后,他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阿坝军分区官兵85人、医疗小分队10余人,集结民兵200余人,从马尔康向着震中汶川挺进。

“救灾和打仗一样,快速反应是第一。”李亚洲明白,他走进的是一场在某种程度上比枪林弹雨更为激烈的战斗――除了刚刚发生的天摇地动,他几乎对自己的“对手”一无所知。

当晚9时,当部队乘车行进至距理县县城32公里的古尔沟镇时,道路严重阻塞损毁。“时间就是生命,我们一刻也不能停留。”得知道路短时间内难以打通后,一贯决策果断的李亚洲做出了一个他从军36年来最为果敢的决定:步行,不管前面是乱石,还是泥泞。

队伍根本不需要动员。当李亚洲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全体官兵都明白了指挥员的决心。

那是一个暴雨大得让人几乎睁不开眼睛的夜晚。在持续的余震中,官兵们靠着微弱的手机光亮纵队前行,左侧是悬崖,悬崖下方是咆哮的岷江水,右侧是不断从山上滚落的巨石和泥石流。有的路段,官兵们只能从公路防护栏外面仅一尺多宽的边缘通过。好几次,所有人员通过不到两米,泥石流就淹没了他们刚才走过的地方。

飞石击中了他的帽檐,砸到了他的腿部。李亚洲摔了七八次,摔了,爬起来又走,衣裤都被血染红了。

同行的阿坝州州委副书记陈贵华几次劝他停下来休息,途中遇到的老百姓也多次警告说前面危险,李亚洲仍不改初衷。“汶川情况未明,我们必须马上赶到。”他说,“部队急行军不能歇,否则一坐下就不想走了。”

“每一秒钟都有危险,李副司令员却一点都没有犹豫。现在回头想想,如果不是他走在最前面,我们根本不可能走完那么艰险的路。”省军区后勤部战勤处参谋屈明回忆说,“经历了那个晚上之后,我们眼里再也没有其他的困难了。”

“不要怕,跟我走!”一路上,李亚洲一次又一次对官兵们高喊的话语,点燃了这支向震中进发的部队一往无前的勇气。在李亚洲的带领和鼓励下,官兵们历时6个半小时,行程32公里,于13日凌晨3时到达理县县城。

顾不得换下透湿的衣服,顾不得擦去脸上的泥水,李亚洲立即召集军地领导了解理县受灾情况,安排部署当地民兵投入救灾工作。直到凌晨5时多天色微亮,他才坐进车里休息。政治部干事谭万洪发现,李亚洲端着方便面就睡着了……

第二天凌晨,部队继续出发,再次徒步行进58公里,于14日14时50分抵达汶川县城。老百姓纷纷说:“部队来了,救命的人来了!”

一放下行装,李亚洲就和阿坝州领导一起研究方案、成立前线指挥部。当时,汶川城里只有1万多斤粮食,仅够全城人吃一天。作为阿坝州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副总指挥和抗震救灾汶川任务部队的负责人,李亚洲立即组织部队和民兵维护社会治安,派兵在每一个路口和救助点,对粮食的运送、发放实行军事化管理,很快稳定了民心,恢复了秩序。

在李亚洲等人的组织下,汶川任务部队有序展开以挽救生命、运送物资、维护社会秩序、抢修道路为主要内容的救灾工作。部队官兵进入到了每一个受灾点,物资也送到了每一个受灾点。

老百姓对部队官兵拥护爱戴,每天都有人为部队送来樱桃、腊肉等群众从自家废墟中扒出来的食物。记者在汶川采访时,还遇到一位来自禹碑岭村的老百姓询问:“李副司令员的伤好了吗?”

阿坝州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总指挥、阿坝州州委副书记陈贵华说,李亚洲率领部队及时进入汶川县城,为上级了解震中灾情、组织抗震救灾争取到了时间,使得汶川受灾群众有了依靠,对整个救灾工作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直到5月15日,李亚洲才有时间给地震发生以来一直联系不上的妻儿和远在老家的父母报平安。

老母亲在电话里问:“听说你走了好长好长的路,累不累?”

李亚洲笑着说:“不累,习惯了。”

他想起了今年初抗雪救灾时走过的那条冰雪覆盖的山路。他想起了自己30多年前参军到西藏修机场时,用青春铺筑的那条天路。

记忆中的那些路,正如他挺进汶川的90公里生死路,永远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记。(新华社成都5月20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