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12”地震甘肃文县重灾区,在由迷彩组成的抗震大军里,虽然他们只是沧海一粟,但他们牢记使命、舍小顾大,各显其能、情系灾民,用赤胆热血铸就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他们就是兰州军区某红军团赴甘肃文县抗震救灾的汉藏族战士。
冯长利:余震救人火线入党
文县是甘肃距
5月16日上午,九连战士冯长利随连队在磨河坝村清理一户倒塌房屋。这户人家男女主人都是靠种地为生的农民,有一个六岁的女儿。在这次地震中,他们家四间房屋倒塌了三间。摸清情况后,冯长利和其他战士冒险钻进危房,清理可用物资。上午10时左右,正当他准备再次进入屋内时,一次较强余震突然来袭,地面和房屋顿时摇晃起来。正在这时,户主家六岁女儿“哇”的一声哭叫起来,冯长利循声望去,只见小女孩站立的地方与摇摇欲坠的土墙仅半米之遥。
说时迟,那时快。冯长利一个箭步连扑带跃地迅速上前,用双手将小女孩抱入怀中向远处翻滚。“轰”,三米高的土墙整体倒塌,他用身体严严地护着小女孩,一条腿却已被垮塌的土块掩埋,身上被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黄土。
“冯长利……”战友们见状迅即跑来。小女孩安然无恙,冯长利的腿上、背上却已是青一块、紫一块,坚硬的土块、石块搁得他半天动弹不得。
看到幸免受伤的女儿,小女孩的父母感激不已,连声说:“谢谢解放军同志啊,你们又救了我女儿一次,我们真是无以为报啊!”
由于冯长利的突出表现,事后他被党组织吸纳为火线入党对象。
阿格基:胸怀大局的藏族战士
在救援一线,六连藏族战士阿格基坚强面对家庭不幸,全心投入抢险救灾,表现出了一名战士舍小家、顾大家,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崇高思想觉悟。
阿格基的家在四川阿坝黑水县,父母和一个哥哥均在“5・12”地震震中汶川县城做生意。灾情发生后,他们老家的房子和父母在汶川买的房子几乎都被夷为平地,由于通信中断,他一直无法与家中取得联系。
部队接到赶赴文县抗震救灾的命令后,连队指导员罗云忠关切地劝他:“你家在重灾区,家里灾情又不清楚,要不就不要去了!”他却说:“尽管我现在不知道家里的情况,但从电视新闻中已有所了解,现在通往家乡的道路、通信全部中断,我根本无力支援家里,但我可以参与甘肃灾区的抢险救援,这样我心里才会踏实些、好受些!”
在阿格基的执意要求下,连队应允了他随部队一起开进文县灾区。抗震一线,阿格基将自己对家中的牵挂抛在脑后,用马不停蹄的劳作充实自己,一门心思扑在抢险救灾中。他所在连队担负抢修道路任务,为了赶时间,他争分夺秒的搬运落石、清理路障,像是有使不完的劲。
5月20日,在团领导的直接关心下,阿格基终于与远在四川重灾区的父母取得了联系。电话那头,父母哭着给他通报了家里的情况:他的一个表姐在地震中不幸遇难,亲哥哥至今杳无音讯。
得知家里遭遇的不幸后,阿格基并没有意志消沉、情绪低落,他把对亲人的悲痛和思念化作参与抗震救灾的强大动力,一如既往地在抢修道路中挥汗如雨,奋勇争先。日前,他被部队上报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陈龙:一家三口齐上阵
古有战场父子兵,今有全家齐上阵。在地震灾区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红军团四连有一个名叫陈龙的战士,他的一家三口都奋战在第一线。
家住四川成都彭州市的陈龙是家里的独生子,其父陈渝在当地军工厂当吊车司机,母亲张仁容在一家医院当麻醉技师。地震发生后,他们都在第一时间投入到了紧张的抢险救援当中。
5月14日晚9时许,陈龙随部队日夜兼程32个小时,到达甘肃受灾最严重的文县碧口镇。简单安置宿营地后,于次日清晨5时30分奔赴各村队开展紧急援救,在余震不断的损毁房屋中抢救伤员,抢搬物资。
17日下午,陈龙在一栋土木结构的危房中抢搬物资时突发余震,头部、脸上、手臂几处被掉落的瓦块划伤,他全然不顾身上伤痕,余震过后继续抢搬。截至目前,他一人从废墟中为灾民抢搬粮食千余斤,挖出现金1000多元,都如数交还给了受灾户主。
在四川老家,陈龙的父亲陈渝第一时间将吊车开到房屋倒塌较重地区,协助部队搜救被埋群众。救援前三天,他每天工作都在20个小时以上,困了就在驾驶室里打会盹,饿了啃几块干饼充饥,不计丝毫报酬。母亲张仁容在医院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她不顾小腿被落物砸伤带来的疼痛,地震后连续工作48个小时抢救伤员。随着伤员人数不断增加,手术量加大,她紧张地做着为手术伤员麻醉的准备,至今没回过一次家。
21日,碧口镇电信公司给该团赠送了两部免费无线电话。这天,陈龙分别给父母通了地震后的第一次电话。得知父母在老家参与抗震救灾的经过后,他语气坚定地说:“爸妈,我一定以你们为榜样,在抗震救灾中争取更大成绩!”电话那边,心疼儿子的母亲喜极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