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体育学院校园内的原民国中央体育场
南京体育学院地处古都金陵东郊,由创办于1956年的南京体育学校与江苏师范学院体育专修科和江苏省体育干部训练班合并组建
探索创新确立独特办学模式
南京体院从建院之初就是一所集普通高等教育和专业化竞技体育于一体、办学形式特殊的体育本科院校。建院伊始,省委省政府即赋予学院培养为国争光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和为社会服务的各类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的双重任务,明确学院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体育教师和运动员、教练员,实行“院队一体”的办学形式。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在院内建成。至九十年代初,学院各方面的建设与管理日臻完善,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在省内高校名列前茅,学院优秀运动队代表江苏省参加历届全国运动会均取得突出成绩。九十年代中期,学院党委在认真总结建院以来历任领导班子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体育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学院如何进一步发展进行深入思考、探索创新,明确提出了教学、训练、科研“三位一体、突出重点、办出特色、共同发展”的办学思路,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办学道路。
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南京体院坚持并完善“三位一体”办学模式,将教育思想观念逐步凝练为“三位一体”的改革观、“学训结合”的育人观、“提升内涵”的质量观、“注重特色”的创新观和“互动共进”的发展观,形成了“学训研相结合促进协调发展、育人才夺金牌彰显综合效益”的鲜明办学特色。三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推动学院各项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地向前发展,成功地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和竞技体育精英人才。
南京体院独特的办学模式和突出的办学成果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认同。1999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就学院“三位一体”办学模式来院进行专题调研,并誉之为“南体模式”。
拼搏奋进写就辉煌历史篇章
建院以来,南京体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体育工作方针,励精图治,开拓奋进。经过几代人的不懈探索与实践,学院凝炼出“艰苦创业、乐于奉献、团结拼搏、勇攀高峰”的南体精神,确立了“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校风,使学院的各项事业的发展蒸蒸日上。学院多次被江苏省委、省政府记“集体一等功”,授予“江苏省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学院现拥有一支爱岗敬业、奋发进取,学术水平较高、执教经验丰富的教师、教练员队伍,其中有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学者32名,还有一批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教练员,有的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
建院至今,学院已为社会培养了一万多名高素质各类体育专门人才,其中有众多为国争光的竞技体育精英,还有更多的是工作、奉献在大江南北的体育管理、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工作者。一批业绩突出的校友荣获全国和江苏省劳动模范、“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最值得南体人骄傲的是,50多年来,学院产生了一批为国家赢得崇高荣誉的竞技体育杰出人才和代表人物,其中有国家体育总局原局长、曾带领中国女排在世界大赛取得“三连冠”历史性突破的功勋教练员袁伟民,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原国家乒乓球队总教练蔡振华,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原中国女排队长孙晋芳,以及栾菊杰、林莉、葛菲、顾俊、张军、阎森、李菊、黄旭、陈?等9位奥运会冠军和孙志安等74位世界冠军。在各类重要国际大赛中,南京体院有300多名运动员夺得金牌;在历年全国最高水平比赛中,学院有1000多人次夺得冠军。最近十多年来,学院运动队的竞技水平始终保持全国领先。特别是2005年10月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南京体院以勇夺36枚金牌的优异成绩,为江苏体育代表团取得金牌、奖牌、总分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四项第一”作出了突出贡献。
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也取得了可喜成果。学院先后与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和香港、台湾等地的大学、体育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和交流协作关系。近年来,学院出访和海外来访的人员不断增加,足迹遍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互动并进教学训练科研相得益彰
多年来,南京体院不断推进教学、训练与科研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形成了三者紧密结合、相互渗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办学格局。在南京体院,教学借鉴“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和竞技体育的示范效应,倡导教师教练双向执教,完善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训练依托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构建运动员文化教育创新体系,使运动员不断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实现训练水平、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科研面向教学训练实践,组成教师、教练、科研人员三结合的攻关团队,用科研攻关成果完善教学内容,提升竞技实力,促进教学训练水平不断提高。
学院现已建成江苏省重点学科2个,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2个,特色专业2个,特色(品牌)专业建设点2个;省高校优秀、精品课程7门,优秀研究生课程3门,教育部立项“十一五”规划教材3部;获国家和地方重点课题100多个;正式出版专著、教材150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SCI论文2篇。近年来,学院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0个。运动生物力学技术攻关组,对体操、跳水动作主要技术环节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体操飞行动作最佳化理论和跳水水花控制理论、走板跳水最佳化理论和人板耦合理论,在同类研究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8年,学院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5年又被批准为首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
教师精心育人,学生勤奋学习,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迅速提高。2005年“十运会”期间,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师生为运动队提供了1万余人次的伤病防治、体能恢复等服务。目前,该专业部分学生正在国家运动队随队服务,为北京奥运会争作贡献。体育新闻专业的学生承担了《主场聚焦――十运会赛场上的江苏世界冠军》一书的大部分编撰工作,参与了南京电视台《金陵文脉》电视文献片的拍摄与制作。2004年,运动训练专业2002级学生获女子散打世界杯赛60公斤级冠军;2006年,该专业2004级学生获第3届全国体育大会女子壁球个人冠军。近四年来,学院本科在读运动员中有3人次取得奥运会前八名,23人次取得世界大赛前八名,705人次取得全国比赛前三名。育人为本构建运动员文化教育新体系
为了在现行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下较好地解决运动员的学训矛盾,使具有竞技运动天赋的优秀运动员享有与同龄普通人群同等的优质教育,学院本着“以人为本”和“为运动员负责一辈子”的育人理念,深化运动员文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了既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又适应训练竞赛实际的运动员文化教育创新体系。在教育内容上,着力构建文化教育、素质教育和生涯教育有机结合的综合教育体系;在教学手段上,积极发展网络远程教育,突破学习的时空限制;在教学管理上,建立以教育注册制度为核心并对教育过程实施有效监控的管理服务体系。
根据运动员从事项目不同,年龄跨度大等特点,南京体院建立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教育“一条龙”的“绿色通道”,推行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制度,根据运动员实际情况专门制定教学计划大纲,实行分段教学、单科累进等学分制(包括不同院校间的学分共享)教学形式,开设了符合运动员实际、适应运动员需要的本专科专业(方向),采取集中面授与分散自学相结合、个别辅导与单独补课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远程网络教学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运动员文化学习能“进得来(校门)、学得下、出得去(校门)”,在成长过程中较好地实现了学训同步。尤其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运动员学习与训练、比赛在时间和地域上不一致的矛盾,使参加国家队集训、承担奥运会和亚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任务的运动员文化学习不致中断,学院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运用现代网络教育手段,在校园网内建成了网络课程中心,积极开展远程互动教学,突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形成了学院办学的新亮点。这一创新型文化教育新体系的建立,使运动员不论是参加比赛,还是到异地集训,都能较好地接受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从而提升理解能力,领悟竞技体育的真谛和精髓,实现“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追求,不断攀登竞技体育的新高峰。
构建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创新体系,实现“运动员学生化”,是南京体院的一项开创性工作,在全国体育界具有重要影响,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肯定并在全国体育院校中予以推广。近年来,常年有400多名适龄优秀运动员在学院接受本科教育,对运动员思想文化综合素质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为他们退役后重新就业拓展了新的渠道。
在新的历史时期,南京体育学院面临着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任重而道远。在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学院将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努力培养更多勇攀世界竞技体育高峰的运动健儿和各类高素质体育专业人才,建成“教育特色鲜明、竞技成绩优异、科研成果丰硕、服务功能突出”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体育学院,为我国和江苏省教育、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为建设体育强国、体育强省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