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临沂凭人文细节打造出高幸福指数

2008-06-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邢兆远 通讯员 郇恒赛、王伟 我有话说

本报临沂6月6日电5日一大早,家住山东临沂市兰山区西苑社区的魏启芳老人,起床后感觉身体不适,就按下了呼叫器的红色按钮,医疗救护人员不到十分钟就赶到了他家。其子女告诉记者:“以前老人一人在家时,大家都担惊受怕的,现在安装了呼叫器就放心多了。”

像魏启芳老人一样,临沂城区

所有60岁以上的老人家中都安装了这种“援通社区智能信息服务系统”,遇到紧急情况只要按键,援助系统就会立刻联系到其子女、邻居、物业及服务中心,被居民亲切地称为“电子保姆”。

点点细节透出浓浓的人文情怀。临沂从关乎群众利益的事情做起,从影响群众幸福的细节改起,极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提升了城市综合管理水平,营造出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家住沂河社区的刘大妈每天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老伴外出逛逛,然后到超市买菜。老人笑逐颜开地告诉记者:“现在很多超市和广场都建起了坡道,每天我都推着老伴一起逛逛,他高兴得不得了。”

从关注民生入手,着力完善社区行政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等基础设施。临沂先后在城区28条主、次干道铺设盲道22公里,在城市市区、郊区新建和扩建道路的人行道上设有坡道路面,对商场等公共设施和旅游景点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使市区所有道路的盲道设置率达到100%。通过文明教育,如今占盲道的少了,给残疾人和老年人引路、让座的多了……全社会形成了尊重、帮助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和谐氛围,弱势群体的幸福感明显增强。据网上调查,96.8%的居民在这里感到“比较幸福”。

文化欢乐氛围萦村绕户。在城镇乡村的小广场上,每天都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老百姓乐在其中。市里派出一支近百人的艺术辅导员队伍深入各社区、乡村进行艺术辅导。通过开展科技、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组织文明单位向社区捐赠各类图书13万余册。开建了图书馆、文化大厦、广播电视发射塔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区先后建成10多个文化广场,沿滨河大道建成了“百里文化长廊”。今年以来,全市新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农村文化大院3771个,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7000多个,建成“农家小康书屋”937个,配置图书13万个品种210多万册,电子音像制品13万张,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营造天蓝、地绿、水清、街净的生态氛围,打造宜居环境。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管线下地,串串路灯照亮了城乡的每个角落,背街小巷也整洁一新。城区旧城改造,农村旧村改造,惠及千万农户。今年沿沂河建设了9大广场、18个特色园区和36处景点,城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5.0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7.77%,城区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98%以上。住在香榭丽都的刘长昕说起来喜得合不拢嘴:“文明城市创建,解决了咱老百姓切身的事儿。道路变平了、变宽了,绿地更多了,路灯更亮了,文化氛围更浓了,人们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