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苏州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专家组建议“优秀”结论。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是对苏州大学近5年来本科教学质量的充分肯定,也为学校继续深入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确立了信心。
形成一个理念
人才培养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作为已经拥有108年历史的苏州大学,其
进入21世纪后,随着高校在国家科研创新中贡献份额的逐年增高,苏州大学也以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获得国家发明创业奖一等奖、科研经费连年突破亿元、SCI论文索引连年进入国内高校前30名的成绩,在地方综合性大学中荣列三甲。
在科研创新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苏州大学并没有忽视人才培养的质量,尤其是在2007年4月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之后,该校结合专家组的反馈意见,以本科教学理念、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通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以及通识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管理制度创新等为主题,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本科教学理念大讨论,系统地研究本科人才培养问题。这次大讨论在全校范围内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确立了“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培养一流本科人才”的育人目标,并将2007年和2008年确定为“本科教学工作质量年”。
建设两支队伍
2006年末,作为苏大人才引进方面的一项突破性创举,著名工艺美术史论家张道一先生被聘为苏大艺术学院院长。张道一先生的到来不仅使艺术学院的学科建设有了一面领航的大旗,更在全校范围内发出了外聘院长引领学科建设的重要信号。此后,包括“华罗庚数学奖”获得者姜礼尚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龚昌德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徐天乐教授,著名历史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晁福林教授等在内的多名学界重量级人物被相关学院延聘担任学院(学部)院长(主任)或相关学科带头人。
本着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的目标,学校在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引进和培养方面也不遗余力。以曾在诺贝尔奖获得者PeterDoherty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刘海燕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青年骨干,纷纷来到苏州大学。本土人才的成长也同样得到了校方的关注,通过资深教师以老带新或输送到国内外名校培养等方式,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形成老中青三代科学构架的“科研-教学双强型”师资梯队。
成才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更在于人格的完善,为此,苏州大学在加强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方面下功夫。学校高标准选聘辅导员,并注重辅导员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积极选派辅导员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而且通过设立“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科研项目,鼓励辅导员就学生工作的实践和创新进行总结和探索。2007年,全校学生工作干部共承担和参与承担校级以上科研项目36项,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有力地推动了学生工作的改进和创新。2007年12月,苏大党委常委会把第一次集体调研的对象定为学生工作和共青团工作,显示了学校对学生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希望。
培养三大能力
苏州大学十分重视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专门设立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支持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2007年,随着苏州大学首批跻身于“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全校有近千名大学生参与到学校专款资助的200项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创新性实验计划课题中,更有90余名校外企事业单位的专家被校方聘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专家委员会成员,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开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日前,该校艺术学院的“导师制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成功获批全国艺术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成为该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
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校企合作基地,培养实践能力。2007年,学校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获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此外还新增了生物技术等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汉语言与新闻传播等5个专业实验室获中央与地方项目资助,仅此两项经费就达2469万元。2007年年底,苏州大学华芯微电子实验室成立,华芯公司老总谢卫国博士将其公司的研发平台全部搬到苏大电子信息学院,既能借智苏大研发新产品,又能让大学生亲历并参与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凭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的优异成绩而获得2007年度国家奖学金的苏大电子信息学院刘毓闻同学,就是因为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科研项目而最终脱颖而出的。
有着1000多名留学生的苏州大学,着重让大学生学会沟通和理解,培养融合能力。学校加强双语教学课程的建设力度,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外语运用能力,而通过阅读必读书目中规定的中外名篇来增强对异族文化的了解,则是培养大学生中西融合能力的又一有效方式。学校还发挥国家级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辐射作用,组织开展数百场全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讲座。继2004年白先勇先生鼎力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在苏大首演后,今年4月,台湾版昆曲《孟姜女》又将在内地校园的首演设于苏大,通过传统艺术进校园等多种形式,大学生在享受经典之美的同时培养了古今融合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