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河北科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长盛不衰

2008-06-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耿建扩 通讯员潘立勇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耿建扩通讯员潘立勇)每逢节日,在河北科技大学,由该校大学生组成的十余个表演队就会走上学校舞台,激情表演井陉拉花、常山战鼓、二贵摔跤、冀东秧歌、晋州官伞、沧州落子等河北民间特有的艺术节目,让全校师生一次次感受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早在2005年,河北科大就致

力于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校园,并实现动态传承。该校曾先后多次邀请河北省文化厅、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省市群众艺术馆等有关领导和专家来校举办讲座、报告会,聘请民间艺术家走进校园讲解、教授舞蹈、器乐等民间文艺项目。2006年暑假,该校利用社会实践的学习机会组织了10个文化采风小分队,分别到常山战鼓的发源地――河北正定东杨庄,井陉拉花的发源地――位于太行山东麓的河北井陉县等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学习。2007年暑假,又组织了10个文化采风队,到承德学习二贵摔跤;到河北邢台威县学习考察河北民间艺术――乱弹;到邯郸学习考察邯郸成语典故文化等。目前,学校已成功引进了井陉拉花、常山战鼓、二贵摔跤、冀东秧歌、晋州官伞、沧州落子等十几种河北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并作为学校的特色节目。

与此同时,该校专业教学也着手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实践。该校艺术学院视觉、动画等专业将武强年画、蔚县剪纸、辛集农民画等艺术形式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作为美术专业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了解民间特色的绘画技巧。并与冀派内画联手,成立了河北科技大学冀派内画研究中心。我国著名内画大师王习三先生被聘为特聘教授。文法学院汉语言、新闻专业深入民间故事之乡――河北耿村,及牛郎织女传说地――内邱县进行学习、采风,进行民间文学的挖掘、整理、保护工作。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深入开展,让河北科大的校园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科大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目前学校的民乐团有学生演员100余人,学生民间舞蹈团演员80余人,具有了整建制的演出队伍。每年9月,该校都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赛和专场演出,有的还取得了优异成绩。2005年河北省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该校选送的河北民间舞蹈《放风筝》、民乐合奏《丰收锣鼓》等节目荣获一等奖,2005年全国首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河北省选送的该校舞蹈《放风筝》、器乐合奏《丰收锣鼓》荣获二等奖。

如今,在河北科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悟到其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积极参与到这一校园文化活动中,形成了一种了解、参与、学习、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氛围。该校党委书记计卫舸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拓展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加深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河北,从而更加热爱家乡、热爱河北、热爱祖国,促进了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