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鹰翔九天惊日月

2008-06-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范涛 王伦娓 本报特约记者赵丕聪 本报记者陈 我有话说

党旗飘扬

哀乐低回,苍天有泪,大地动容

6月13日上午,备受世人关注的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失事机组的5名烈士:机长邱光华,副驾驶李月,机械师王怀远、陈林,士官张鹏的灵柩,覆盖着鲜红党旗被抬下灵车,在哀乐声中回到成都凤凰山机场。

13天前,他们鲜活的生命从这里起航,走完了最后的历程。

邱光华机组的最后声音

时间回到5月31日,这个令人刻骨铭心又痛心疾首的日子。

这一天下午12时30分,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下达命令,某陆航团派出三架直升机从成都凤凰山机场起飞,运送第三军医大学防疫专家到理县,返程时转运部分伤员及相关人员。

14点20分,直升机降落理县,专家们挥手向机组告别。随即,三架直升机从理县按预定飞行高度和路线返航。

接近汶川,邱光华机组与在汶川执行任务的多么秀机组取得联系。在一棵银杏树前方大约2公里,邱光华机组保持高度2200,多么秀机组高度1800。

高山峡谷突露狰狞面目:局部气候骤然变化,低云大雾和强气流,猛烈袭来。

“这个时候下面基本看不清了。”多么秀告诉记者。

在这条航线上长时间飞行,所有飞行员都知道低云意味着什么。“准备上去,到云上去。”多么秀直接拉升飞机上升高度,准备飞到云上去。

“不要动,看一下航线……”这是邱光华机组留下的最后声音,从此他们就从通信信号中消失了,从战友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直升机失事10多天里,亲人和战友们都在默默祈祷着邱光华机组能平安回来。但失事地域陡峭的高山峡谷,连一个人站立都非常困难;湍急的岷江,更难寻觅一块能够托起生命的平台;直升机没有任何逃生设备,从离地起飞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注定和直升机共命运了。

6月10日上午,地面搜救部队经过全力搜寻,找到了失事直升机残骸和机组人员、搭乘人员的遗体。虽然早有思想准备,但没有人愿意接受这个现实。因为,机组5名成员的音容笑貌始终存留在亲人和战友的心中!

差点和团领导“翻脸”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团党委考虑到邱光华再有半年就将停飞待退,并且家乡就在地震重灾区茂县,父母和弟妹都生死不明,并没有把他列入最早的救灾机组人员名单。

邱光华急了,跑到团长余志荣的办公室,质问道:“凭什么不让我飞行?”

“你家里……”

“我家里怎么了?你老家汶川还不是没有消息!”邱光华没有让余团长说完。

邱光华说,这一带地形复杂,我经验比较丰富,应该到最前线去。“再不答应我,我真要翻脸了。”磨完了团长,邱光华又去磨政委张晓峰。邱光华憨厚的笑容里透出的是坚决。

羌族汉子邱光华是在周恩来总理亲切关怀下,成长起来的我军第一代少数民族飞行员,有着5800多小时飞行经历,经验丰富,技术一流。他驾驶的直升机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装备部队的米-171直升机。把这批飞机从俄罗斯接回国的是邱光华,在国内首飞这个机型的也是邱光华,邱光华成为这一新机型的领路人,历任飞行中队长、副大队长、大队长。

陆航团团史上清楚地记载着,1999年10月18日,邱光华驾驶直升机紧急出动,一路穿云破雾飞赴贵州省赤水市,冒着细雨在没有航线的高原上开辟出新航线,成功解救出遇险受伤的台湾同胞陈昌鼎。2001年9月,邱光华和战友们与外籍飞行员一道对高原新机型的试飞,为某高原型直升机定型立下汗马功劳。

在飞行队伍中,年轻的飞行员都尊称邱光华是师傅。全团40岁以下的飞行员,有一半是邱光华的徒弟。2005年4月,为了让年轻的飞行员迅速成长,邱光华毅然向团党委提出请求,不再担任大队长,做一名普通的飞行员。

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李月是家中的独子,今年28岁。但他有着丰富的任务经历。年初,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时,他第一个向大队递交决心书。刚刚领了结婚证的他,还没有来得及举办婚礼,就投入抗雪救灾工作。

紧接着的高原适应性训练,李月再次请战,在高原驻训两个多月。靠着不懈的努力和任务的锤炼,李月成为同批毕业飞行员中第一个能够单独执行高原飞行任务的技术骨干。

地震后,新婚妻子汪玉每天都会收到李月发来的平安短信,这是他们的约定。5月31日,汪玉没有收到短信。第二天,当部队通知她,李月所在机组失踪时,她根本无法接受这个消息,她一遍一遍地拨打李月的手机,总希望有接通的那一刻。

5月20日,直升机首次降落堰塞湖坝顶时,陆航团副团长姜广伟机组以一个单轮着地,成功悬停,这个把水利专家机降坝顶的情景被广为称颂,飞行员精湛的技术让人叹为观止。姜广伟郑重地告诉记者,不要忘记,我是在王怀远的配合下才完成这个动作的。

那天,直升机费尽周折飞临坝顶,反复盘旋却无法降落,专家们心急如焚。姜广伟决定强行机降。

“你专心驾驶,我来观察!”王怀远来了劲。

直升机一点一点调整航向,一米一米下降高度,王怀远时而在前舱,时而在后舱;一会儿左侧,一会儿右侧,跑得满头大汗。

“往右50厘米。”“往下1米。”

在王怀远的指挥下,直升机右侧舱门顶住了土丘。

“稳住!”王怀远第一个跳出舱门,接应水利专家顺利出舱。

“千万不要忘记写老王的这一段!”姜副团长反复叮嘱记者。

47岁的王怀远从陆航团建团之初就开始担任基层领导职务。在修理厂厂长、机务大队长这两个职位上,他一共干了16年。扎根机务维护岗位近30年,王怀远能独立胜任3个不同机种、6种不同机型的直升机维护和使用,成为团里最出色的空中机械师。

28岁的陈林是个帅小伙,2001年从军校毕业后短短4年就通过考核,从地面机械师成为空勤机械师,是同批技术人员中第一个。地震前,陈林刚从分队长提升为副中队长,因为工作忙,团里一直没来得及宣布命令。

陈林有一个可爱的女儿。陪护陈林家人的政治处王干事说,“那个小宝贝啊,实在太可爱了。”卷卷的头发,白皙的皮肤,胖乎乎的小手。小宝贝刚刚学会说:爸爸!飞机!

对刚刚满一周岁的女儿,陈林有太多的爱还没来得及表达。部队任务多、飞行任务重,一直没来得及好好给小宝贝过一周岁生日。在执行任务临别前,他搂着可爱的小家伙说:“等爸爸打赢抗震救灾这场战斗回来后,一定给你买一个漂亮的大蛋糕。”

士官张鹏是一名司机。救灾开始后,社会各界送来许多救灾物资准备空运,张鹏在工作间隙看到战友们忙碌的身影,从电视里看到灾区人民企盼救援的眼神,他毅然向连队申请,在保证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参加搬运救灾物资的队伍。

这个平时话少的战士,似乎一下子迸发出全部热情:他每天从早到晚穿梭在仓库和直升机、成都和重灾区之间;团里交纳特殊党费,他把兜里仅有的80元,作为一个非党员的“特殊党费”交了出来。在一次运送救灾物资返回途中,直升机搭载着灾区的伤员。张鹏在帮医务人员抬送伤员时,一不小心划伤了手和脚,但他没顾得上处理,冒着伤口感染的危险一趟趟来回奔跑。

邱光华机组的5名战友虽然离去,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与日月同辉,激励着陆航团和全军官兵,全力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