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郑强,是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人武部部长。5月12日14点28分,我正准备去上班时,突然间地震发生了,大地轰鸣,房屋猛烈摇晃,我被重重地摔在地板上。灾情就是命令!我一边向
我一遍遍拨打北川家人的手机,可全是盲音。正当我坐立不安时,接到了赶赴重灾区北川救灾的命令。我立即带着民兵冒着小雨向北川挺进。一踏入县城,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昔日美丽的北川已是满目疮痍,惨不忍睹。这里离家中亲人住的北川老县城相隔很近,但我顾不得多想,迅速在上级指定区域展开搜救和转运伤员。由于公路被巨石阻断,转运伤员只能在70多度的陡坡上进行。为了伤员安全,抬担架往往是前面的人跪着往上挪,中间的半蹲着抬,后面的把担架高高举起,十几个人才能抬动一个伤员。我们的膝盖磨得鲜血淋漓,双肘麻木得没有知觉,但谁也没有停下来的念头。当我和民兵抬着一个重伤员正在泥泞的陡坡上艰难地爬行时,突发余震,巨石擦身滚下,参谋康贺卫大喊一声:“塌方了,快往右躲!”我和同伴刚往右一闪,一块桌子般大的石头砸了过去。我们捡回了一条命。面对这样的危险,我和民兵们没有退缩,硬是在乱石陡坡上开辟了一条生命通道,抢回了一个个群众的生命。13日那天,我们就从废墟里救出了150名群众,转运伤员200多人。
当我带民兵进入北川老县城搜救时,得知许多亲人房屋倒塌、生死不明。最让我担心的是我的姑妈。我从7岁开始就寄养在姑妈家,姑妈是我一生最重要的亲人。初中毕业后,父母无力供我上高中,是姑妈每月从二十多元的工资里挤出五元钱支持我继续读书。她待我像亲生儿子一样,我对她有母亲般的依恋。我结婚生子后,因为爱人工作忙,姑妈又帮我们把孩子带到了10岁,是姑妈养育了我家两代人。
我们羌族人生在大山、长在大山,有着山一样的情怀,最重最讲知恩图报。姑妈家就住在邻近的街道,此时此刻,我恨不得马上就冲过去,把她一家救出来。但救灾现场如战场,面对群众一双双求救的手,听着废墟里一阵阵呼救的声音,我又怎么能离开啊。抢运伤员中,先后几次路过姑妈家那条街,我一刻也不敢停留,害怕一停下来就再也挪不动脚步了。
完成指定的搜救任务后,我急忙跑到姑妈家的那片废墟上。老人遗体已被消防队员挖出,放在乱砖瓦砾上,身上穿的还是我去年出差时买的那件白底碎花衬衣,如今满是血污。邻居王大妈见到我哭着说:“孩子,前几天听你姑妈说你最近要回来,她还买了你最爱吃的老腊肉呢。”一旁的刘大爷也说:“你姑妈一手把你养大,听说你昨天就回北川了,咋没早些来呢!”
我半天说不出话来,腿一软坐在地上,不相信这是真的。半个月前,姑妈还答应我等小孩考完大学,就搬到绵阳和我一起住。姑妈胃不好,我刚托人去成都买了特效药,可现在把药给谁呢。姑妈睡眠不好,爱人早早给老人准备了硬板床,可现在谁来住呢。子欲养而亲不待。姑妈走了,一句话也没有留下。我控制不住眼中的泪水,用颤抖的手轻轻地把老人零乱的头发一缕一缕地拢好,小心翼翼地把她的衣服抚平,帮她擦干了嘴角的血迹。灾情火急,没有时间让我悲伤。按照当地的风俗,我向老人磕了三个响头,又急忙带领民兵赶赴新的搜救现场。
5月14日下午4点半左右,我正在运送伤员,被曲山幼儿园的一位老师拉住:“郑大哥,你的小侄儿郑尚奇死了……”等我来到曲山幼儿园,看到了在废墟上整整守候了两天的弟媳。她头发散乱,目光呆滞,眼睛红肿,人一下老了许多,她紧紧地捏着与孩子的一张合影,呆呆地什么话也不说。我无言以对,轻轻地抚摸着侄儿奇奇的遗体,哽咽着说:“奇奇,大爸来迟了!”在我遇难的众多亲人中,侄儿郑尚奇年龄最小,今年才4岁。地震发生的头一个星期,他来我家,还一口一个“大爸、大爸”地叫我,调皮的他还用手抠我的脚板心,我们在沙发上笑成一团,我还答应下周带他去吃肯德基,而如今,我永远无法兑现自己的承诺了。
失去血脉相连的亲人,无异于断臂之痛。我只有不断地去救人、救人,一刻也不让自己停下来。在伤亡惨重的北川中学搜救时,我们拼命地用镐挖、用锹铲,把手伸进瓦砾堆里刨,双手被磨得鲜血直流,但早已忘记了疼痛。大家都只想快点、再快点,救人、救更多的人。当一名身穿校服、全身是血的男生,经过我们3个多小时努力从废墟中救出时,他母亲紧紧拉着我的手,泣不成声地说:“今天是孩子十八岁生日,你们救了他,你们就是他的再生父母,是他的亲人啊!”
不幸的消息接连传来,我的哥哥、妹妹、姑父……14位亲人已经确定遇难,其他15位亲人下落不明。我一闭上眼,死难亲人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眼前,凄惨的呼救声反复在耳畔回响,使我倍感伤痛与愧疚。加上昼夜不停地搜救,超负荷的体力消耗,我极度疲惫,发着低烧,还经常呕吐,说实话真有些撑不住了。但想到每救出一个伤员,别人就少一份失去亲人的痛苦;每一个受困的群众得救,我就多了一个患难与共的亲人,我又强打精神,始终坚持在救人的第一线。背着受伤的群众,抬着重伤的伤员,仿佛背的就是我的姑妈,抬的就是我的亲人。虽然这次历史罕见的灾难,使我失去了很多亲人,但人民群众就是我的亲人!
谢谢大家!
(照片为新华社记者李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