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成都成为爱心汇聚之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物资,社会各界和国际友人踊跃捐赠,投入和捐赠的款物来源之广,渠道之多,数量之大,前所未有。如何管好用好抗震救灾款物,保证每一笔资金、每一件物资都用在受灾地区和受灾群众身上?这是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从大到一顶帐篷,小到一盘蚊香,都事
6月25日,记者全程跟踪了一批救灾物资的发放流程,切身体验了成都抗震救灾物资管理使用监督网络。
出库四联单有去有回
6月25日早晨9时,成都高新区成都保税物流中心,抗震救灾物资归集拨付点仓库,两辆卡车正在紧张装运。这个物资点是目前成都市惟一一个抗震救灾物资归集点。据悉,成都抗震救灾物资发放达到95%,归集点也由最初的6个缩减为1个。
成都抗震救灾指挥部物资保障组常驻救灾物资归集点的工作人员,拿着抗震救灾指挥部发来的物资调拨单和仓库库管员一起清点着物资。调拨单上清楚地写着:棉被505床、草席34捆、牛奶117件、饼干300箱,运往地点为都江堰市政府赈灾物资调配中心。
同时,成都市纪委综合室副主任陈志敏作为指挥部监督督查组工作人员,也到现场督察。陈志敏告诉记者,在地震发生后,成都市纪检监察部门在第一时间成立了监督检查组,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建立了抗震救灾物资收支登记台账制度、收支交接凭证制度、调拨统一指令制度,规范了资金物质的发放流程,并进行严格的监督执行。在物资发放的高峰时期,组成6个监督组,对6个物资归集拨付点实行24小时督查。
很快,两辆卡车的物资装运完毕。仓库办公室开好了一式四联的发货清单,物流公司驾驶员签字确认后,二联留给了物流公司,一联留给了指挥部常驻归集点工作人员保存,一联留给押运员。押运员是从指挥部物资保障组派来的工作人员,他的任务是将物资送达后,签收回执单。
中转引领员寸步不离
11时20分,物资车辆抵达都江堰彩虹大道海蓉药业公司广场,这里是都江堰市政府赈灾物资调配中心所在地。
调配中心物资接收发放组的工作人员和两名食品安全检查人员赶来,打开装运牛奶和饼干的卡车,检查每件物资的包装、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等。然后开出一式四联的物资(中转)单。
这批物资的接收中转单位是都江堰教育局,他们将紧急运往蒲阳镇学校。“我们接到调拨来的物资目前基本实行立即拨付。”教育局的有关人员已经带着公章,赶往现场办公。
押运员和都江堰市的救灾物资调配中心引领员同时到接收单位,并将另一联回执单带回都江堰的调配中心。
调配中心负责人表示,当地纪检部门按照统一的部署和规定,建立了规范的监管制度和发放流程。记者在现场看到,广场公告栏上展示着物资调配中心的工作流程图、仓库的平面布局图,以及每天的库存物资,当日接收物资和当日发放物资。其中每一笔款物的流向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从明天开始,我们将把这些信息统一上网公示。”调配中心负责人介绍说,阳光操作将最大程度保证救灾物资资金接收、分配和发放的公开透明。
发放每个学生都签字
11时40分,物资车抵达蒲阳镇。在一个开阔空地上已经搭建起来的一大片板房,是三所学校共3800名学生的教室和宿舍。驻扎当地支援灾区的解放军某部导弹营20余名官兵闻讯前来搬运货物。
蒲阳镇中学校长莫茂林和蒲阳镇小学校长王芳兴接收物资。这几个学校6月23日复课,当天就接收到1000套棉被、衣服、鞋等物资。今天接到的是第二批物资。
都江堰教育局负责接收物资的工作人员一起清点了所有的物资。准确无误后,由教育局监督负责人在物资清单上签字,并盖上了从教育局带来的公章。成都和都江堰运送救灾物资的工作人员拿到了他们的回执单,才算完成了这批物资调拨的使命。
所有物资都在学校作为临时物资接收点的一间办公室堆得整整齐齐,莫茂林和王芳决定把属于他们学校的物资分发到班级上去。每个学生代表前来领取一件牛奶或饼干时,都在制定的物资领取单上签上他们的名字。
这还不是物资发放的最后一步。“在每个班级上,发放物资的时候,哪怕是一盒牛奶和饼干,每个学生都要签字。”王芳介绍说,最后签字之后统计的物资领取清单将汇总上报教育局。教育局备案,装订成册,作为以后接受审计和监督的依据。
“整个物资发放的流程,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无缝可钻。”成都市纪委监察局负责人介绍说,“这是一套整合了纪检、监察、审计、财政、民政、统计等多个部门的全方位、立体型的监督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