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既助建房又捐物 更要共建党支部

2008-07-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劲松 本报特约记者王永孝 本报通讯员韦存韧 我有话说

党旗飘扬

“既助建房又捐物,更要共建党支
部!”

连日来,从四川省北川县擂鼓镇柳林村,到德阳市汉旺镇凌法村,从安县雎水镇金华村,到绵竹市东北镇天齐村,第二炮兵抗震救灾部队党员干部深入乡村山寨,与31个基层党组织开展共建活动,使之成为带领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坚强堡垒”。

帐篷里响起铮铮誓言

走一个村寨,挂一面党旗,送一批党章,重温一次入党誓词――

6月1日晚,在北川擂鼓镇柳林村一顶简陋的帐篷里,一个特殊的仪式正在进行――第二炮兵政治部领导带领某工程部队政委马力、副政委安海林等同志,与柳林村16名党员一起,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地举起右手,高声宣读“入党誓词”……

这是柳林村党支部地震后的第一次组织生活。柳林村是北川县致富奔小康示范村,村党支部是擂鼓镇的先进党支部。在地震中,这个村有3名党员遇难。宣誓后,58岁的老党员周登华说:“当举起右手面对党旗的那一刻,我觉得浑身热血奔涌!有了组织,我们就有了战胜灾难的信心……”

第二炮兵政治部领导介绍说,部队官兵在搜救遇难群众、抢通生命通道、排除堰塞湖险情等重大战役中发现,一些受灾严重的乡村,因为人员疏散,党员难以收拢,党的组织生活难以展开,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受到影响。为此,部队党组织与地方党组织广泛开展共建活动,军地一起开展“同为党旗添光彩”活动,效果很好。

真诚帮建,真心帮扶

“基层党支部,是当地群众抗震救灾和重建家园的领导核心。在抗震救灾中让‘重建家园’的领导核心坚强起来,和给钱给物一样重要!”循着这个思路,第二炮兵抗震救灾部队各级党委和党员干部真心帮建,真心帮扶,每到一地,就把党的旗帜插到灾区的每一个角落。

北川陈家坝乡大竹村是地震重灾区,全村15名党员有12人在外打工,剩下的3名党员全部在地震中遇难,其中包括党支部书记刘官胜。“重灾村”失去带头人,生产自救成大问题。6月初,第二炮兵某基地防疫队进入陈家坝后,基地副政委于瑞田在受灾群众安置点,找到与大竹村相邻的小溪村党支部书记赵义文,经与乡党委协商后,让赵义文同时担起两个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为了让这个特殊的党支部尽快展开工作,防疫队专门为他们搭建了党支部办公帐篷。

6月中旬,第二炮兵总医院党委书记、政委杨传松带领两个医疗小分队,翻山越岭徒步40多公里,艰难地爬进道路堵塞的禹里乡和白坭乡。医疗小分队展开救治后,杨政委带领机关人员一个村一个村地走访,召集党员共同学习党和国家有关抗震救灾的相关政策。第二炮兵某基地防疫队还印发2000册宣传单,把党中央关于抗震救灾会议的重要精神,汇总后送给每一名灾区党员群众。

第二炮兵537医院医疗分队进入安县高川乡后,立即与乡卫生院党支部取得联系,结成“共建互促”关系。医疗队27名党员与乡卫生院医务人员结成“一帮一”对子。乡卫生院院长兼党支部书记刘小康激动地说:“抗震救灾部队来了,不仅提高了我们医疗救助水平,关键是让我们的党组织更坚强了!”

人心凝聚,重建加速

随着第二炮兵抗震救灾部队与灾区基层党组织共建活动的不断深入,在一个个乡村,党组织坚强了,人心凝聚了,重建加速了。

6月2日,第二炮兵某基地防疫队进入重灾区陈家坝后,迅速把分布在11个自然村和1个社区的85名退役军人党员召集起来,搭起临时“营房”,发放迷彩服装,组成“党员突击队”。这支队伍完成抢通道路、帐篷搭建、维护治安等40多次重大任务。陈家坝乡党委书记赵海清、乡长龙玲玲激动地说:“党员突击队是乡党委灾后重建的生力军。”

“有困难找党员”、“有难处找支部”,这两句话在灾区群众中心口相传。有了坚强的组织领导,受灾群众有靠头、有盼头、有劲头,在转移伤员、领取物资、房屋重建和劳务输出等工作中,已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展开。陈家坝乡大竹村上百名青壮年无事可做,临时村支部书记赵义文积极为他们在成都等地联系工作,现已有49人外出打工赚钱。有着17年党龄、曾在部队当过4年兵的柳林村党支部书记姜林贵带领支部“一班人”,在不到半个月时间内,便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210多人次,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贴心支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