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珠的手爱怜地在瓜上拂过,仿佛在抚摸熟睡的婴儿。
吴明珠一生与瓜结缘。25岁志愿投身戈壁滩,因为有了她,那原本产量稀少的哈密瓜成
真情
4月26日,春日喜雨普降琼州大地,海南人民迎来了共同的生日――庆祝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在参加庆祝大会的嘉宾中,有一位与众不同的老太太:那黑红的面庞,精瘦的身板,不长年累月地劳作不可能那么结实;那精心梳理的烫发和眉宇间自然流淌的睿智,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很难具备如此气质。最引人注目的是她胸前捧着个桔红色椭圆型的小瓜,只见她用左手托着,右手时不时地在瓜上拂过,那股爱怜,仿佛在抚摸熟睡的婴儿。她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甜瓜育种专家,三亚市荣誉市民吴明珠老人,趁来海口开会,她带来了最新研制成功的甜瓜让大家品尝。
为瓜付出,岁月有痕,它记载了吴明珠执著于事业的一片真情。
1953年,23岁的吴明珠从西南农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北京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按说一个湖北人能在首都工作,尤其是爱人杨其佑正好在北京农业大学读研究生,该心满意足了吧,可吴明珠心里总有一个念头在涌动:自己是学园艺的,学的是果蔬专业,应该到一线搞科研,不该坐机关。1955年,正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找中央要干部,吴明珠主动要求支边,志愿下到新疆最艰苦的吐鲁番盆地鄯善县工作。不久,爱人杨其佑研究生毕业放弃了在校当助教的机会也来到这里,在农机站工作。
别看吐鲁番风沙肆虐,可它是瓜果之乡,那里特有的土质、特有的气候孕育了特有的哈密瓜。吴明珠有一段抹不掉的记忆――小时候,父亲出差,从吐鲁番捎回了一个哈密瓜和一包哈密瓜干,并讲了这样的故事:相传吐鲁番的哈密王给清朝皇帝进贡吐鲁番甜瓜,皇帝吃了,忘不了那咬一口满嘴流蜜的感觉,于是给甜瓜起了个哈密瓜的美名。可现实中,吴明珠看到,只能在吐鲁番特殊条件下生长的哈密瓜,眼下只停留在小农经济环境中自然种植的水平上,产品单一稀少。她想,任何一个品种,如果不进行提纯复壮,不进行改良选育,最终都将退化,甚至灭绝。义不容辞的责任感驱使着她实施了育种研究的第一步:普查哈密瓜种群,为它建立基本档案。
那时正值夏日,茫茫戈壁滩,烈日炎炎,无遮无挡,即使到了夜间,气温也不下40℃,一天下来,细皮嫩肉的吴明珠觉得自己两条乌黑的大辫子都被烤焦了。她咬着牙,一块地一块地地普查,一个生产队一个生产队地跑。春夏秋冬、风里雪里,整整用了三年时间,她普查了300多个生产队,将全地区的甜瓜资源分类整理成44个品种,为吐鲁番地区的甜瓜建立起基本档案。
从1958年起,吴明珠开始在农民中推广现代科技栽瓜技术。然而谈何容易,农民们习惯了民间栽培方法,信不过她。在当地有名的种瓜把式摩沙大爹的帮助下,吴明珠在他的瓜地对面开出了三亩荒地,和大爹打起了“擂台”,大爹用民间传统方法栽种瓜苗,而她用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管理瓜田。秋天到了,吴明珠的瓜地被踩出一条小径,大爹引来一拨拨参观的农民。他不停地夸奖吴明珠种的瓜好吃,产量多,一个劲地嚷:“还是科学种瓜亚克西(好)!”从此,农民对这个一身学生装的女技术员刮目相看了。就这样,吴明珠开始实施育种研究的第二步:科学育瓜,保证哈密瓜增产增收,及时开发新品种。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吴明珠有了实验室,有了实验田,有了科研队伍。那段时间,吴明珠边指导农民种瓜,边潜心完成了《甜瓜种子贮存年代及发芽力的初步探讨》、《吐鲁番盆地厚皮甜瓜品种资源及其利用》、《新疆厚皮甜瓜开花习性与人工授粉技术研究》、《大洲一号西瓜亲本选配及其育种方法》、《浅淡建立优质甜瓜商品基地与品种配套问题》、《新疆厚皮甜瓜授精过程初步观察》、《新疆厚皮红心脆品种的利用与改本》等二十几篇学术论文,这些论文均被刊发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
“园艺工作者是在孕育生命”,这是吴明珠常说的一句话,实际上她早已用行动在践行着。在戈壁滩上,吴明珠开创了甜瓜育种事业,挽救了一批濒临绝迹的资源,开发研制了甜瓜优质品种,最重要的是让哈密瓜优种优质大面积种植。因为那一粒粒饱含科学家艰辛的种子,哈密瓜不再是“阳春白雪”,而成为能推广普及的“下里巴人”。经过十几年不懈努力,经吴明珠主持选育通过省级品种审定的哈密瓜、西瓜品种不断增加,其推广面积覆盖新疆主要商品瓜产区的80%。
然而,由于甜瓜育种对自然气候依赖性很大,一个新品种选育周期一般需要8年―10年时间,而对于吴明珠又有几个十年?为了加快育种速度,缩短周期,吴明珠决定“南繁”。可此时的吴明珠已是新疆吐鲁番地区行署副专员,无论在科研上还是生活上都具备了相对优越的条件,放弃这一切,到一个陌生地方重新开始,不仅爱人劝她打退堂鼓,连同事朋友也都劝她刹车。但最终吴明珠还是选择奔赴海南,她意识到育种研究该进入新的领域,那就是北瓜南育。
从1973年起,43岁的吴明珠开始了在海南的“南繁”生涯。当时与她先后同来“南繁”的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玉米育种专家、中国农大教授戴景瑞以及我国著名棉花专家郭三维等等。当时的南繁基地设在崖城(三亚)的一个部队农场。杂草丛生的荒地,简陋的干打垒房,科学家们追逐太阳,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与其说是为了南繁育种,不如说是为了科研事业而奉献。吴明珠的目的十分明确,她要利用海南秋冬季节气温暖湿、光照充足的特点进行种子繁衍、种质研究、新系加代扩繁、杂交制种、种植鉴定等方面的科学实验,她要以海南为试点,提高育种速度与效率,让南方长出北方的瓜,实现甜瓜一年三熟甚至四熟的梦想。
有梦就能成真。北瓜南移不是个小课题,它需要建立并形成甜瓜露地和保护地栽培技术体系。设施农业!这个当时很前卫的名词一下子跳入吴明珠的脑中。做大棚,利用塑料薄膜覆盖,实施无土栽培种植反季节甜瓜。立刻干起来!吴明珠给了自己无声的催促。
乡情
无论在新疆还是海南,和吴明珠打过交道的农民都喜欢她,都说她真诚、热情,称赞她是个会把心窝子掏给农民的专家。
吴明珠说,她忘不了农民给予她的关怀和爱,她要报答,要用为农民服务来回报。新疆和海南是她的两个故乡,那里浓浓的乡情在滋润着她,在鼓舞着她。
那是1972年春天,吴明珠到吐鲁番红旗公社指导种瓜,看到那里甜瓜育种中断了好几年,她心里着急,便把手头保留的实验种子都种下了。谁想等瓜苗长到有4片―5片真叶时,一天中午突然刮起了狂风,飞沙走石,伸手不见五指。吴明珠焦急万分:大风会把瓜苗连根拔起,种子没了,十多年的心血白费了!她顶着狂风奔到了瓜地,谁想农民们已经运来了湿沙,正在拼命地埋瓜苗。他们个个像泥人一样,满脸满身满嘴都是土,等把20亩瓜苗都藏好,他们一下子躺在瓜沟里累得起不来了。吴明珠眼含热泪,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来到海南后,吴明珠租住在附近一个农民家。一天她肚子疼得在床上直打滚,农民老大哥马上把她送到了医院,原来她患了急性阑尾炎。术后她回到家,第一顿饭吃的是一碗香喷喷的椰子鸡汤,那是农民老大嫂把自家的鸡宰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这只鸡是何等的金贵,农民指着它下蛋卖钱啊,即使是年节也舍不得宰了吃。吴明珠说什么也不让他们再宰鸡了,可谁想一连五天,这家农民把仅有的五只鸡全宰了,用来熬汤给吴明珠补养身子。端着鸡汤,吴明珠的眼泪扑啦啦往碗里掉,这份情义沉沉地积淀在她的血脉里。
吴明珠实施设施农业选育甜瓜品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获得了成功,她把培育出的甜瓜品种都送给当地农民试种了,很快,连种菜习惯都没有的海南农民,靠瓜有了收入,新疆的哈密瓜乖乖地结在了海南。农民们打心眼里感激吴明珠,而吴明珠呢,每次选育出甜瓜新品种,都会征求农民意见,边改进边实验。陵水县的农民告诉她,哈密瓜个太大能否改育出小点的瓜,吴明珠承诺了;乐东县的农民向她建议,瓜皮纹路不清、色泽不亮,要改进一下,吴明珠又承诺了。
瓜地,实验室,大棚里,显微镜下,周而复始,年复一年,为了一粒粒种子的承诺,吴明珠锲而不舍。面对种种困难她无所畏惧,正是因为她坚信甜瓜会帮农民致富。
1999年,吴明珠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她的杰出贡献不仅在于她的“北瓜南育”,更重要的是,她在世界上首先转育成功单性花率100%的脆肉型哈密瓜优质自交系,创造出一种新的种质资源。从这一年起,吴明珠领着农民利用大棚、塑料薄膜覆盖栽培的反季节哈密瓜成为海南设施农业发展的亮点。海南省每年可种植两造的反季节哈密瓜,以每亩产量2000公斤,每公斤利润8元计算,每亩地年可获利两万余元,投入产出比为1:2左右。采用设施农业种哈密瓜不仅经济效益好,更重要的是不受土地、季节、气候等因素影响,农民只要具备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就可获得稳定的经济效益。尝到甜头的农民亲切地称吴明珠为“财神专家”。
到了2005年,海南设施大棚种哈密瓜面积达1万多亩。家住陵水县英洲镇的农民符劲按照吴明珠教的方法种了50亩哈密瓜,一年下来就赚了50万元,他不知怎么感谢吴明珠,干脆给自己的瓜起了个响亮的名字:金珠号。三亚市海棠湾镇农民陈川武拿出自家的10亩坡地改种大棚哈密瓜,一下获利15万元,比种豆角卖的钱高出五六倍。这位纯朴的农民却一直没来得及向吴明珠说句谢谢,他琢磨着,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句心里话说出来。
吴明珠用真诚对待农民,千方百计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开辟致富途径。在指导农民个人种瓜的基础上,她又扶植“公司种植业”,由公司承包瓜地,组织周边农民参与种植。陵水县有家种植公司种了200亩大棚哈密瓜,雇用了200多名农民,让每户农民负责一亩地,一个生产季节下来,农民不仅每月挣了600元―800元的工资,还得到了公司的五五分成,每户农民平均挣了5000多元。
友情
50多年来,吴明珠全身心扑在甜瓜育种事业上。因为瓜,她倾情守望的科研队伍――一群生龙活虎的年轻人――都成了她的忘年交,因为瓜,她交下许多挚友、洒下太多友情。
甜瓜育种需要时间打磨,不能急于求成。2003年,课题组一个叫李劲松的小伙子耐不住了,他要跳槽,要到广州与爱人团聚。这天吴明珠和往常一样,带着课题组的小伙子们钻进大棚。此时正是甜瓜授粉的季节,吴明珠蹲在一棵棵瓜蔓前授粉,只见她娴熟地将雄花摘下,小心翼翼地将花粉抹在雌花的柱头上,用发卡夹住,再挂上注明授粉日期的牌子。蹲下起来,起来蹲下,70多岁的老人就这样循环往复地劳动着。李劲松看在眼里,心里升腾起一股感动:在老师面前,自己显得多么渺小。戈壁滩的风沙,海南岛的烈日,什么艰难困苦都压不倒她,她这么执著图什么呢?新疆农科院奖励她50万元,她把一半留给了课题组,另一半都分给了大家,连看瓜的老农都有一份;上级领导奖励她,兄弟单位赞助她,而她把奖金统统用在建大棚、搞实验上;面对国内外大公司、大企业的高薪聘请,她一一回绝……不图索取,不求回报,无怨无悔,始终如一。作为吴明珠的学生,李劲松懂得老师的心,这几年,老师的愿望是帮农民走出一条靠种甜瓜脱贫致富的路,她要把最科学最经济最实用的种植技术教给瓜农,要把中国特色的甜瓜系列和完整的育种创新体系推向世界。
“劲松,你过来看看!”一声招呼,打断了李劲松的思路。“这滴清水的瓜长得不亚于滴营养液的,我们向农民推广无土栽培法,要是能甩开营养液,就能保证种出无公害绿色甜瓜,又好又省,农民保准高兴。”吴明珠指着两行瓜架对李劲松说。接着,她拍拍李劲松的肩头,自言自语地念叨:“现在,长得好的种子已经在太空里转了一圈,叫做航天育种,这以后有多少前沿的科技育种要靠你们年轻人完成呀。我刚刚接到美国农业部直属查尔来斯登实验室邀请,让我去讲学,并商讨合作事宜,我老了,这些事都得你们年轻人完成啊!”老师的话撞击着李劲松的心,当天晚上,他和爱人通了两个多小时的电话,最终选择了留下,并劝爱人从广州调到了三亚。
2005年,课题组终于冲破难关,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了充分发挥南繁育种基地的科技资源优势,三亚市成立了三亚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李劲松被任命为研究院院长。拿到任命书的那天,李劲松头一个跑到吴明珠面前,吴明珠高兴地说:“你虽然离开了课题组,可咱们永远是战友,结下一辈子南繁情。”李劲松在心里默默地说:“老师,您放心,我向您学做事,学做人,您永远是我的榜样和楷模。”
吴明珠育瓜又育人。她从新疆来南繁基地,有一批学生追随她。冯炯金,课题组骨干,吴明珠称他是最理解自己的朋友。当年他来南繁才20多岁,现在已经是近50岁的人了。伊鸿平、曹兵……他们都是吴明珠的学生,从新疆来南繁一晃十几年,现在都成了南繁基地的顶梁柱,曹兵还担任了三亚市科技局局长。别看吴明珠是长辈,可学生们从未感到和她有代沟,与其说他们和老师有着师生情,不如说他们和老师有着浓浓的友情。因为老师从来都是向他们敞开心扉,谁心里有疙瘩和老师诉诉,很快就会烟消云散,哪个生病了,老师就叮嘱打针吃药,逼着休息,比自己亲人照顾还细致。在课题组这个大家庭里,吴明珠既是值得尊敬的长者,又是可以信赖的知心朋友。她高尚的科研道德,严以治学、宽以待人、言传身教的作风无时不在感染和激励着大家。
在吴明珠的挚友中,海南省农业厅厅长肖杰当属第一号,用吴明珠的话说,肖杰是她志同道合的忘年交。2004年吴明珠回新疆过春节,时任海南省科技厅厅长的肖杰过年没见到吴明珠,专程赶到新疆去看望她。吴明珠从心眼里欣赏肖杰对科研的执著劲,喜欢这个年轻人奋发拼搏的工作精神,科研中遇到难题总是愿意和他念叨。而肖杰呢,他认准吴明珠干的是为海南农民造福的事儿,因此总想方设法支持吴明珠。从2002年起,吴明珠的课题组就纳入省科技厅工作范畴,政府每年给课题组补助3万元津贴,从2003年起省科技厅帮助吴明珠改善科研环境,支持“新疆农科院海南三亚科技示范园”建成。特别是省科技厅从2003年起就投入100万元,把吴明珠首创的“大棚栽培哈密瓜模式”列入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计划。
作为“圈外”朋友,科技日报记者郭梅尼当推首选。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吴明珠从不跟记者打交道,因为她是个低调行事的人,从不愿意张扬。那一年她当选十三大代表,为了躲过采访,她甚至藏在了桌子底下。1998年,郭梅尼走进了她的生活。白天吴明珠要钻进大棚,郭梅尼在一旁看着,晚上吴明珠要回实验室整理材料,郭梅尼坐在一旁陪着,同吃同住整整七天,吴明珠算是服了。一天,吴明珠收到一封来信,里边有一份科技日报,上面是郭梅尼写的通讯《基石》,还有一封写给郭梅尼的信,写信者是时任中国工程院院长的宋健。宋健高度评价了《基石》,称赞她树立了吴明珠这个好典型,并向郭梅尼转告了一个好消息:吴明珠已正式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沉甸甸的信,让吴明珠辗转反侧。从此,这老姐俩成了好朋友,经常通信互诉衷肠。现在郭梅尼早已退休,吴明珠只要去北京,总要捎上几个甜瓜送给郭梅尼,而郭梅尼呢,始终关注着吴明珠的科研事业,只要见到国内外有关新信息,总会把邮件发到吴明珠的邮箱里。
亲情
在许多人眼中,吴明珠近乎“瓜痴”,是个只懂科学不懂生活的人。实际上,家庭和亲情在她心底分量很重。科学赋予她敏锐的大脑,她用这份敏锐去投身事业,同样也去热爱生活。
“我这一生,最对不起的就是我的丈夫。”说起丈夫杨其佑,吴明珠心生敬意。当年在大学,吴明珠是团支部书记,杨其佑是系学生会主席。两人是大学同学,但学的不是一个专业。吴明珠在新疆专业对口,杨其佑却成了多面手。他开过拖拉机,种过蘑菇,打过井,还当过机修工……他说:我甘当铺路石子,谁让咱娶了个科学家老婆呢!为了妻子,他献出了青春付出了爱。他的生活可以说是千篇一律,白天工作,下班回家忙着做饭,然后为吴明珠摘录英文、俄文参考资料。有时怕吴明珠太累了,他不惜走几十公里路去帮助授粉。在生活上,杨其佑给了吴明珠无微不至的关怀,凡是吴明珠下乡蹲点,他总会给送去油炒面和炒腌菜,吴明珠有时忙得顾不上换洗衣服,杨其佑就帮着把衣服洗好,叠好。而他自己却生活得既简单又马虎,凉鞋鞋带坏了,他索性绑根草绳;被罩洗了,顾不得换新的,干脆盖棉絮。一次,吴明珠出差到外地一个月,回来后发现家里立着好几个空酱油瓶子,原来,杨其佑顿顿用酱油泡饭。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6年,杨其佑病倒了,患了胃癌。吴明珠真有天塌地陷之感,在她的心中,丈夫是棵大树,这棵大树支撑着她的生命。看着病床上的丈夫,吴明珠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哭了起来。“你别难过,我会好的!”杨其佑强作微笑地说。
“你为了我,什么都没有!”吴明珠泣不成声了。
“别这么说,你是我的骄傲,”说着,杨其佑艰难地伸出三个手指。这是夫妻间才有的默契――那天,皇后、芙蓉、郁金,吴明珠的三个新品种甜瓜刚刚通过品种审定。守护在杨其佑身边的日日夜夜,吴明珠恨不得把一辈子的爱都回报给他,她给他唱歌,唱那个年代催人奋进的歌,她给他讲故事,讲他们最爱看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她压出甜瓜汁,一滴滴送到丈夫嘴里。
杨其佑走了。最懂吴明珠的人走了。为了成就妻子的事业,他可以没有官衔,可以不要职称,离开吴明珠的那年,杨其佑刚过了57岁的生日。
丈夫去世后,吴明珠的一双儿女说什么也要把她接回武汉的姥姥家。吴明珠说:“我从你爸爸身上知道了什么是奉献,我的事业里有他的希望,我还是留下吧!”孩子们一听急了,“我们没有了爸爸,不能没有妈妈,你们都奉献了,我们怎么办?”是啊,作为母亲,吴明珠知道自己不称职,大儿子杨夏生下三个月,就被她送回老家,女儿杨准,从出生她就没带过。孩子们小时候一直把舅舅舅妈当作爸爸妈妈。记得有一年吴明珠回老家看孩子,儿子爱搭不理地说:“你去看瓜吧,它是你儿子。”女儿也一脸不高兴:“你别管我,去管瓜吧!”一晃孩子们都成大人了,眼下,一个在西南农业大学当老师,一个读完大学在美国工作。一想到孩子,吴明珠就觉得内疚,现在她能补偿他们的就是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积蓄,好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每逢清明,吴明珠都要去给丈夫扫墓,每次扫墓,吴明珠都会带着她的新品种甜瓜去向丈夫诉说。“其佑啊,我评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了,要是没有你,我不会有今天。我多想你,多想咱们在一起的日子,我这辈子没照顾好你,让你为我吃了那么多苦,要不然,你也会有殊荣的……”
“我的三本专著都出版了,还记得吗,《中国西瓜甜瓜》你还帮我修改呢!咱们的‘早佳’号和‘伊选’号成了上海、浙江一带最受欢迎的早熟品种。我现在在承担国家‘863’计划的同时还承担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科研课题。告诉你个好消息,一批适应我国东部和南部温室大棚栽培的改良型哈密瓜新品种已经培育成功啦。”
“其佑,我今天成为三亚市荣誉市民啦!政府还颁发给我证书呢!最近咱们的大棚有所改进,来参观的人都说‘挺现代化的’。对了,我还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咱们的‘含笑’‘绿宝石’‘金凤凰’等甜瓜系列,已成为海南甜瓜种植的主打品牌,大棚设施、地膜滴灌、无土栽培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在海南得到推广。农民赚钱了,他们乐了,现在种瓜的农民越来越多。”
“其佑,咱们的甜瓜又有新品种了,以往纯甜口的哈密瓜让我改良成酸甜口了,特别适合糖尿病病人。前不久,我去了趟美国,在年会,我宣读了论文,有人叫我‘中国瓜王’,我觉得受之有愧。再告诉你个好消息,自从1993年,我们培育的‘9818’黄皮甜瓜在美国加洲试种成功,美国人就种起了这种瓜,眼下‘9818’黄皮甜瓜已进入美国超市,无论外观还是品质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要知道,这是我们国产甜瓜第一次在国外种植成功啊!”
2008年7月2日 |
正像吴明珠的学生所说:“老师一辈子奉献给了甜瓜事业,她不仅仅是用心血育种,更是用情感育种,她的瓜都是有感情的。”是啊,育种很苦,一般育一个品种需要8年―10年,有的科学家一生只能培育一个品种,而吴明珠在50多年的育瓜生涯中却培育了28个经国家审定的瓜种。这奇迹的创造,让我们领悟了科学的伟大,领悟了无私奉献、不懈创新的科学家的伟大。(本版照片为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