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体会奥林匹克公园里的中国味道

2008-07-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东 我有话说
今天,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正式落成。在炎炎的烈日下,记者走进了这座磅礴大气的公园,亲身体验了这里秀美的山水景观。

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位于北京市城市中轴线北端,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最大的场馆聚集群,称得上是北京奥运会的“核心地带”,这里被细分为北区、中心区和南区三大部分,在这里既有被人们熟知的“鸟

巢”、“水立方”、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奥林匹克公园网球场、奥林匹克公园曲棍球场等在内的10个北京奥运会竞赛场馆,也有奥运主新闻中心(MPC)、国际广播中心(IBC)、奥林匹克接待中心、奥运村(残奥村)等7个非竞赛场馆。一个多月后,当北京奥运会开幕后,这里不仅将举行开闭幕式,而且还将举行田径、游泳、体操等15项体育比赛,产生137块金牌。在北京残奥会期间,这里除了继续延续它的各种功能外,还将产生更多的金牌,总数将达到336枚。

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如同一组精彩而宏大的乐章,每一个跃动的音符都跳动着鲜活的中国元素,通过一串串中国元素,让人们深深感觉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走进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人们首先看到的是纵横交错的区内道路。其中最为恢弘大气的是贯穿南北的中轴大道,奥运会赛时,沿着这条中轴大道,人们将看到庆典广场、文化广场、下沉花园、休闲花园、龙形水系及两侧水岸、森林公园等区域。整条中轴景观大道宽60米,中间还有11米宽度参照故宫中轴的铺装形式,总长3.6公里的大道完美体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文化延续。

在公共区内鸟巢北侧是特别设计的下沉花园,沿着台阶走进这座下沉9米的花园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充满浓郁中国特色的庭院入口,其两侧是大型购物中心和地铁出入口,长达700米的下沉花园空间由7个庭院串联而成。这些庭院有的庄严隆重,有的紧凑生动,还有的诙谐生趣,徜徉在7个庭院中仿佛置身在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梦幻世界。

7大庭院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御道宫门,它位于下沉花园的南侧入口空间,宽18米的御道台阶引导人们进入下沉9米的广场。正对大台阶入口设计了午门意象的宫门,古朴庄重。顺着1号院向北将会来到被称为“瓦院”的2号院古木花厅,之所以会有“瓦院”这个别称,是因为这个小院的建筑元素选取了中国建筑中最典型也最具民俗特点的青瓦作为主要元素。建筑的核心是一组北京民居中具有代表性的三进制四合院,设计了很多镂空瓦墙、倒影水池、立瓦铺地等景观细节,常常让人亲身感受着老北京四合院的惬意和休闲。

在7处庭院中,最具特点和童趣的就是3号院礼乐重门,在这里人们不仅能看到整面墙的中国鼓,而且还能感受到钟和着磬鸣、鼓随着箫吟的悠扬意境。据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面响鼓红墙共由243面“响鼓”组成,其中大鼓32面、中鼓30面、小鼓181面。院中还有16根金黄的“铜箫”静静矗立在甬路旁,管上有孔,风过可鸣,箫声悠扬。同样是在这里,还专门搭建了“钟楼”,挂在钢架上的818件青铜响器,随风摇摆,清音可绕。

公共区的北侧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森林公园分为南北两区。南区面积为380公顷,矗立着一座由挖湖堆山形成的主山峰,取名“仰山”,它高约48米。据介绍,之所以命名“仰山”,既因为《诗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诗句,还因为当地恰有“仰山桥”而得名。仰山的峰顶上,一块高5.7米、重达63吨的泰山石引人注目,这块被称为“泰山石敢当”的巨石,将作为平安祥和的象征成为森林公园的标志性景观。

在仰山南端,则是一极具中国特色的山水景观“水镜”,它既是奥运场馆中心区龙形水系的“龙头”,也是公园中最自然灵动之所。在“水镜”的两侧,则分别是“朝花台”和“夕拾台”,两个景观取名自鲁迅先生散文集《朝花夕拾》。

在这里还可看到古色古香的“天元”瀑布;溪潺、泉眼、小潭一应俱全的“林泉高致”;隐于山林溪水之间的功能茶室“听泉轩”;以及专为雨燕提供营巢地点的“雨燕塔”、外形酷似过街天桥,供游人漫步游览的林间木栈道的生态走廊等等。(本报北京7月3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