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绿色理念催生“朝阳产业”

2008-07-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先琴 本报通讯员 余嘉熙 刘阳 我有话说

循环经济如何破题,如何发展,是当今科学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河南南阳天冠集团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绿色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以农产品为基础,以生物能源为主导,以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为双翼”的循环经济之路。催生了一项前景灿烂的朝阳产业。

“吃干榨净”走出循环经济第一步

有着69年历史的南阳天冠集团,前身是南阳酒精厂。上世纪90年代,在计划经济转轨变型时期,当时全国与南阳酒精总厂类似的兄弟厂家16个,有15家倒闭或转产。一些人由此断言:酒精产业已是夕阳产业,再无发展空间。天冠却自此开始确立“绿色理念”――以数十年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为基础,倾全力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实施生物能源清洁生产和原料多元化的攻关,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实现多层次增值。

战争年代有着酒精替代汽油经历的天冠集团,从1992年起就开始着手绿色可再生能源燃料乙醇的技术攻关。2000年,企业率先向国家提出开发生产燃料乙醇以综合解决当时石油短缺、粮食相对过剩等社会热点问题的建议,在为我国推动车用乙醇汽油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创造了将原料“吃干榨净”的循环经济模式:酒精原料粮进厂后,剥离的麸壳皮渣是很好的饲料和低聚糖生产原料,然后从中提取谷朊蛋白,余下淀粉,经分解、发酵后,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乙醇经蒸馏和脱水后生产出燃料乙醇。最后的酒糟又全部生产成高蛋白饲料。

在这个生产过程中,不仅生产了绿色能源,而且使每一个下游产品都能在上游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整个生产过程互为关联、物料循环,饲料粮可利用价值几乎被“吃干榨净”。就连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天冠人也想方设法使其利用起来,这种用二氧化碳聚合的PPC全降解塑料,在使用中丝毫不逊于普通的塑料制品,而且作为垃圾扔掉后,时间不长即可在细菌作用下被全部降解,能有效解决“白色污染”。

目前,天冠集团资产规模已达34.6亿元,年销售收入31亿元,同1999年底相比分别增长551.85%、1174.69%,八年间的平均增速达到68.98%、146.84%。2007年,集团成为行业内唯一的一家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非粮替代”带动产业升级

最近,一场在全世界蔓延的粮食危机,让所有人都盯紧了粮食。国家有关部委表示,中国将停止在建的粮食乙醇燃料项目,发展非粮燃料乙醇。作为全国最大的燃料乙醇生产基地,天冠早从1997年开始,就与山东大学、浙江大学、郑州大学等多所高校进行联合攻关,在多项纤维乙醇关键技术特别是纤维乙醇生产的经济性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目前,天冠集团国内首个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纤维乙醇1万吨模块化示范项目,全线设备已调试运行,工艺路线全部打通,合格产品已顺利产出。

“不仅秸秆原料预处理工艺基本成熟,还成功降低了纤维素酶的生产成本。秸秆乙醇成本有望控制在稍高于粮食乙醇的水平上。”天冠集团的一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秸秆利用符合“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原则,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的审定评估中,这个项目高分已获全国第一名。

“落实国家提出的燃料乙醇‘非粮替代’原则,迅速开发出替代产品――‘纤维乙醇’,只是天冠长期以来坚持‘取之自然,用于自然,回归自然’发展理念的一个缩影。”天冠集团总工程师杜风光说,以燃料乙醇为基础,天冠集团开展循环经济研究实践工作,目前已逐步建立了农产品资源、生物能源、生物质化工和可再生资源的新型循环经济体系,成为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生物能源产品研发生产基地,成功实现了在相关领域的产业升级。

自主创新永久支撑“朝阳产业”

如何支撑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河南天冠一方面通过设在企业的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在中科院、清华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行业科技前沿领域的专家教授,加强重大课题研究攻关,形成了以技术中心为主体的凝聚重大科技计划和创新活动的技术创新组织体系;另一方面,在科研人才聚集的上海组建“天之冠”国家级高水平科研基地,以科技项目合作开发的形式,汇拢在应用技术领域有专利技术和优秀成果的高精尖人才,促进集团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并推动科研技术的产业化转化。此外,天冠每年还拿出100万元奖励在职员工工作期间的各项发明和技术改进。

不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使天冠占领了科技制高点。近年来企业获得科研成果124项,其中国家级17项、省部级56项,重要发明专利和专用技术27项,多项成果在全国同行业推广。今年7月1日,全国变性燃料乙醇和燃料乙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南阳天冠集团总部挂牌设立。这意味天冠人今后在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活动时,拥有更多发言权。

天冠集团规划,2012年年底前,要在南阳有条件的乡镇再建20个纤维乙醇标准化示范工厂,形成初步的产业化示范区;2015年前后在乡镇再建百家,使年产量达到百万吨,形成初具规模的基础资源产业。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完全体现在科技竞争力的“内涵”上。集团董事长张晓阳说“只有坚持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核心技术自主化能力,才能支撑自身循环经济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打造一个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绿色‘朝阳产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