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马季的精神遗产

2008-07-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吴文科 我有话说

马季是相声艺术承上启下的一代大家。他去世后不久,他的艺术自传《一生守候》出版了。作为一位成就卓著的相声艺术家,书里所写的人和事,当然与他所从事的相声艺术直接关联。但读过之后,给人的感受和冲击,主要还不在他

对相声艺术的杰出贡献,而是他对人对事的操守与态度以及蕴含在这些操守与态度之中的精神与思想。

研读《一生守候》,你会发现:马季实在是一个单纯、耿直、正派而又诚实的人。比如印在封面上的他那句流传甚广的名言:“我太喜欢相声了,但是我太讨厌这支队伍了”。这话乍看很尖刻,听起来很刺耳,曾经让许多同行不舒服、不痛快,也很容易让不明就里的人们,由于不了解他说这话的背景和本意,产生他很孤傲、很清高、甚至很不厚道的感觉。但如果真正了解马季,特别是仔细拜读他的这部遗著,就会发现:恰恰相反,他实际上是一个真诚、善良、谦逊和宽厚的人。他针对相声队伍里长期存在的一些陋习所表达的这种痛切之语,从反面映衬出的,是他对于相声艺术的痴迷和虔诚。如果说,他对自己同行中的一些不良习气和不争现象有所不满的话,那也好比鲁迅对于自己同胞劣根性的针砭。内心的潜台词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或者换句话说:“因为爱之深,所以责之切”。而结合马季在书中所表达的对于曾经扶持、帮助和教导过他的领导、老师、艺友及合作者的深切感戴―――比如对老师和领导包括侯宝林、郭启儒、刘宝瑞、郭全宝、王决、徐曙、陶钝、柳萌、白凤鸣等引领他走向成功的人与事的追怀与感激,对艺友及合作者如与于世猷、唐杰忠、于舟、王兆元、王金宝、杨善智等等交往的描述与鸣谢,即可看出,马季是一个爱憎分明、心底无私的人;是一个为了相声艺术可以更好地发展,不怕被人误解,愿意挺身而出,敢于讲出真话的人;是一个具有真正艺术家情怀的性情中人!从而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他绝不世故圆滑,而是一个有着赤子之心的人。

细读《一生守候》,也不难从字里行间品味出:马季真正成功的秘诀,首先是热爱!对相声包括整个曲艺的热爱!去世前三天,他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成立20周年题词,写的是“我爱曲艺”!对照他书中所写的许多内容,这幅题词可谓他一生心迹的自我宣示,也是他对曲艺研究的别样启示和热切嘱望,更是他自身所以成为相声艺术一代大家的自我总结和写照。正应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哲语:“热爱是最好的老师”!马季一生都专心于相声创演,连在“文革”期间下放劳动时也没有放弃过。面对一个时期以来相声行业中一些人心猿意马的从业态度,马季的这种精神与操守,不啻为一种警醒。它告诉同行:只有把相声作为事业、作为艺术去对待和经营,而不是仅仅当作谋取名利的“敲门砖”,才会有所成功。

马季将艺术自传题为《一生守候》,也是大有深意的。他一生不仅创作和表演了数百段包括《找舅舅》、《打电话》、《登山英雄赞》、《友谊颂》、《多层饭店》、《五官争功》、《一个推销员》(《宇宙牌香烟》)等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主题鲜明、风格各异、堪称精品的相声节目;而且通过创作和表演“歌颂型相声”,拓宽了相声艺术的题材范围,扩大了相声艺术的表现空间;同时又发现并培养出诸如姜昆、冯巩、赵炎、王谦祥、刘伟、韩兰成等一大批优秀的相声人才;还通过他的艺术影响力,将相声艺术传播到东南亚各国的华人爱好者之中。此外,他还善于思考,关注理论,著有《相声艺术漫谈》等著作,总结和普及相声的艺术知识。在创作、表演、教学、传播乃至研究等领域均有所建树,完成了自身作为一代相声大家的全方位塑造。可以肯定地说,马季借着撰写艺术自传,通过回顾和总结他的人生履历及艺术追求,意在昭告读者尤其是同行:除了真诚和热爱,坚守,是他成功的另一个秘诀。

当然,真诚、热爱和坚守,只是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最为基本的品质。可读过《一生守候》,你会感到:看似简单又最为基本的东西,往往就是最为深刻和不易做到的要求。其所蕴含的思想启迪,因而也是非常丰富的。值得广大读者特别是当今的相声从业者重视和记取。

《一生守候》马季著团结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