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秀成:1963年2月生于辽宁。1996年,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担任客座教授。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
董秀成:拉动油价上涨的因素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世界经济增长与油价紧密相关。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拉动石油价格上涨,从石油消费弹性系数上看,世界三大经济体中美国的系数是0.3,日本和欧洲是0.1-0.2。处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中国和印度,此系数就会更高,有时高达1。但目前石油消费最多的还是发达国家,美国年消费石油在9亿吨左右,中国才3亿吨左右。
二是政治因素,也就是石油的地缘政治因素。石油资源分布是极其不均衡的,并非每个国家都拥有石油资源。众所周知,世界石油资源聚集地中东地区的资源就十分丰富,而世界上主要的石油消费地区(美国、日本和西欧等)的石油资源又相对贫乏。另外,石油是非常敏感的战略物资,是各国争夺的焦点,背后存在多国的利益角逐。
三是储备问题,各国除了应对石油供应中断的战略储备外,还有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储备。在西方国家,商业储备信息是公开透明的,一旦储备减少或增加,就会对油价产生影响。
记者:一直跟踪石油价格走势的专家们绝对没想到今年油价会上涨得如此快,大大超过预想。你认为油价为什么会超常地大涨?
董秀成:这次的油价上涨,除了常规因素外,我认为最关键、最核心的因素是美元贬值和投机基金等金融因素。
目前,国际油价高达140美元/桶,这种虚高是与美元当前贬值密切相关的。同时,国际上几个大的石油交易所有大量资金涌入,而期货市场交易方主要是利用期货工具来盈利,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石油买卖。卖油的并不是自己有油要卖,而买油的也并不是需要油,双方在交割时并不需要实物,只需要现金结算即可,其基本目的是利用价格变动来获取利益。这种大量投机资金进入期货市场,利用炒作各种信息推高油价。
最近几年,“石油资源枯竭论”再度抬头,使人们对未来石油供应产生恐惧心理,进而推动油价上涨。有消息说全球石油资源将很快枯竭,石油生产已经接近峰值,比如最近有机构估算产油大国墨西哥的石油最多还能开采9年,中国最多还能开采14年。这些信息都对油价上扬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实探明石油储量是动态的,每年都有变化,而且随着勘探技术的提高,探明石油储量还在继续增加,至少一二十年不会出现枯竭问题。可一些金融机构借机炒作和放大问题,误导对石油资源量的正确判断,造成人们对石油资源枯竭的恐慌,进而抬高油价。
记者:对于油价的过快上涨,我们应有何对策?
董秀成:我认为从长远来说,主要应从两方面努力:
一要调整能源结构,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日本在上一次石油危机后,石油在日本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已从巅峰时期的77.4%降为48.9%,日本还提出要摆脱石油的依赖。可由于我国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还难以在短时间内打破,调整能源结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从能源战略思路上看,一方面要在保证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情况下,充分发展核能;另一方面要鼓励加快新能源和替代能源开发,比如风能、太阳能、氢能等能源的发展,减少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的过度需求。
二是要调整能源价格体系。从体制上来说,能源价格市场化是最终的改革目标,要使得价格机制能够反映国内的供求关系,而不是简单地传递国际油价;价格的主体不应该是政府,而应该逐步走向企业。
记者:对于产业结构调整、能源领域价格机制等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要解决也绝非一日之功。但现在可以做的应对油价上涨之策何在?
董秀成:从我国来看,调整经济结构,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加大节约力度,尤其是利用税收和价格手段抑制对石油的过快消耗,成为首要之举。不能让“节能”仅停留在口号宣传上,要在生产建筑领域和商品使用领域,全面实行强制性节能标准,降低全社会对能源的消耗。比如现在大排量的车成新宠,人们都争相买车,我们是一个缺油的国家,应该号召消费者使用小排量车,或使用公交。这要求政府通过产业政策的引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走节约能源的道路,政府还要对节能产业给予扶持和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