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MPC)、国际广播中心(IBC)、北京国际新闻中心正式启用,等候各国媒体报道团入住。据悉,奥运会期间,主新闻中心将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奥运会注册记者,每天召开30余场新闻发布会,而
新闻媒体是全球观众的“眼睛”,让人们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奥运赛场各个方面的信息,是东道主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记者的亲身体验看,北京奥运的新闻报道服务可谓力求尽善尽美。比如,仅就主新闻中心的环境,记者便不吝笔墨,赞誉有加:“如果你从北门步入MPC,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以奥运会五环颜色为基调的彩色立柱,简洁硬朗的顶棚设计,银灰色的吊灯,使MPC的整体内部风格疏朗大气,而通道两侧墙壁上,运动员奔跑的照片与极富东方美感的古代中国壁画相映生辉,则在含蓄地表现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古代体育项目之间的共性。”记者的细微观察透露出,作为东道主,我们为实现“高水平、有特色”的承诺而倾注了大量心血。
事实上,新闻中心的启用是一个标志,它意味着东道主的角色形象和服务职责将愈加受各方关注,意味着奥运会的各项筹办工作将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令人欣喜的是,相关方面的角色担当和工作进程正渐入佳境,为北京奥运的最终亮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比如近期,北京承诺的奥运绿化七项指标已经全部兑现;党政机关带头封存50%的机动车辆,为奥运交通让道;北京奥运会主办及协办城市37个比赛场馆全部准备就绪;奥运村进行了综合测试,2000多名测评员实地入住,对宾客接待、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交通运行等方面进行了检验,等等。这些扎实有效的准备工作,一方面展现出我们将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各方来宾,另一方面也让世人放心――虽然在奥运之年,中国经历了不少磨难,但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办一届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
当然,东道主开门迎客,不只是扫洒一下庭院而已,更需要坦诚的微笑、开放的胸怀和平等的意识。对于有些人的误解,我们能以足够的耐心解释吗?对于别人的挑剔,我们会以积极的心态处理吗?面对激烈的赛场竞争,我们会对所有的运动员报以热烈的掌声吗?……在所有这类问题上,我们东道主应该有勇气扪心自问。这是自我激励,也是自我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