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山堰塞湖险情排除一个月之后,50余名地质、水利工作者仍然奋战在堰塞体现场,展开地质测绘、水文观测,为唐家山堰塞湖后期治理提供必需的科学数据、决策参考。本报记者今天上午随空运物资的直升机登上了堰塞湖坝顶,以实地了解坝顶的地质勘探情况。
七月底完成钻探任务险情排除后,是否以及如何利用唐家山堰
综合指挥部指挥长施裕兵告诉记者:在6月16日,指挥部就已经安排四台套钻探设备和50余名相关技术人员进驻唐家山堰塞体现场,开展地质勘探、地质测绘、水文观测工作。
“排险后,唐家山堰塞湖坝顶没有了大型挖掘机械、没有了抢险的解放军武警官兵、没有了众多的媒体关注,50余名地质水利工作者仍然在默默无闻地进行科学调查工作。这种奉献精神非常伟大。”承担钻探任务的成都水利水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李以为这样说。
经过一个月的连续奋战,到今天为止,技术人员们已经完成了431米的钻探进度,距离最终目标还有180米。全体工作人员将努力保证在7月底顺利完成钻探任务,为开发提供第一手地质勘探资料。
李以为从随身的公文包中拿出一叠大小不一的写满了密密麻麻字的纸张,那是五份《入党申请书》。今天上午,成都水建公司在唐家山堰塞湖坝顶刚刚组建了临时党支部,在支部会议上,五位同志提交了这五份入党申请书。
这让李以为有些意外,也更加感动。在来到坝顶的这些技术工作人员中,有二三十人来自重灾区都江堰市,都不同程度受灾,有的人家里还有人员在地震中受伤。但是,这些技术人员们都坚持在堰塞湖坝顶。
坝顶的地质勘探工作是艰苦的,时已盛夏,堰塞体上酷暑炎热、余震不断,堰塞湖右岸时有滑坡,蚊虫叮咬让人彻夜难眠,而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因为堰塞湖湖水未经检测,无法使用,工作人员们守着一个大湖却无法用水,直到一个星期之后,净化设备被空运进来,酷暑中的技术人员们才第一次有机会用净化过的湖水冲个凉。
负责后勤保障的陈爱民告诉记者:由于得到陆航团大力支持,军用直升机不断往堰塞湖坝顶运送必需的地质勘测设备、生活物资,而广东军区还增派了部分医疗人员上坝,为技术工作人员注射疫苗、在坝顶展开防疫工作。得力的后勤保障,为艰苦工作环境中的技术人员们按时完成任务提供了条件。
“我们能够克服困难,为科学开发利用唐家山堰塞湖提供支撑,为灾区重建和人民利益坚持下去。”李以为说。(本报唐家山7月12日电)
图为地质水利工作者正在搬运地质勘探设备和生活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