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南京市中考分数刚刚揭晓,全市31所技术专业学校便举行了招生咨询会,场面宏大,但问津者寥寥,一天下来,现场咨询的家长和学生还没有老师多。近年来就业率年年飘红的技术学校,招生现场为何如此冷清?记者在
乐观派说,近年来南京的技工学校招生形势比以前好了很多,有些学校填报志愿时已经基本完成招生计划,所以现场咨询会只是展示一下风采。忧患派则道出苦衷:技工学校招生难由来已久,一方面是政策对技工学校的区别对待,一方面是社会对技工学校的偏见,技工学校一直遭遇不公平的招生环境。技工学校属劳动部门管理,不同于隶属教育部门的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学由教育部门主管,为保证绝大多数学生报考教育系统学校,一些人为设置的障碍随之出现。今天的冷场可谓一叶知秋――为阻止学生参加技工学校招生会,很多中学选在同一时间开起了家长会。
政策区别对待:生源被抢
在我国,初中生毕业后一般有如下几条出路:为读大学而念的普通高中,为学习专业技能而念的职业高中、职业中专,以及技术专业学校。职高、中专、技工学校学历程度相同,前二者就业率与生源成正比,唯独技工学校,一直很难跳出毕业生供不应求而生源长期不足的怪圈。
属于劳动部门管理的技工学校,其办学资金来源大部分都是学生的学费,小部分来自政府拨款。由于生源少,不少技工学校已经陷入了资金少、设备差、管理差、就业差,再致招生难的恶性循环。这固然有各个学校自身的原因,政策性的区别对待更是不容忽视。
南京市在全国的技工学校生源人数名列前茅,招生回温非常快。去年,职教类学校招生23417人,技工学校25000人,二者首次在生源竞争中出现逆转。但今年问及几个“招生热”典型学校,还是有不少苦衷:南京江宁技工学校的孙老师说,截至7月9日,学校的招生计划才完成了一半,形势明显不如去年。这一方面是因为南京初中毕业生生源整体削减,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部门下属学校抢了大部分生源。南洋技工学校的招办人士去浦口几所中学招生,均被学校拒之门外。在南京江北的六合、浦口区及江南的一些区县甚至有不少中学设置升学“责任制”:校长对教育局负责,如果生源流向技工学校的数量超过5%,校长的位子可能不保。校长如发现毕业生报考技工学校的数量超标,将责成班主任动员考生改填志愿。
南京技师学院的徐主任说:“最近南京市教育局和劳动局联合来校视察,肯定了我们的办学质量。教育局批准了把我们的两个特色专业变成高职,这样学生们就不用应付成人高考,可以直接报考大学。这种既有益于学生、又替学校节省办学资金的举措,希望教育部门与劳动部门协商,多加普及。”他还指出,技工学校目前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还在于教育附加费比高职少太多;政府拨款不是基于编制多少而只是基于校区分配,给学校更新师资和扩大生源带来一定掣肘。
地方保护主义:宣传受阻
早在2004年,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就指出,高级技工严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计划3年内将技工学校招生由1万人提至2万人。如今,南京市已经超额完成了计划:技工学校在校生达6万余人,居全省乃至全国第一。毕业生就业率达98%。高级技工占在岗职工的63%,距原定计划只剩几个百分点,近于欧洲水平。
如此耀眼的成绩,问及技工学校中就业明星的招生秘诀,回答竟都是:靠学生们口口相传,熟人推荐。
“我们学校也试过进中学宣传,广发传单,但没改善多少局面。倒是每年学校附近的乡镇有固定的生源,基本都是往届的毕业生替我们宣传的。”南京江宁技工学校招生办道出了一个普遍情况。另外一个普遍情况就是技工学校生源90%来自本市县。倒不是宣传鞭长莫及,而是因为地方保护主义。南京工程高级技术学校是隶属教育部门的职高,招生办的李主任告诉记者,地方职教集团干预学生填报志愿,阻止外校宣传的情况在技工学校、职高都存在。
“这几年的招生火热基本是靠技工学校自身内功修炼,挂靠企业的程度大为提高,就业质量上去了,招生的时候都可以给家长签订就业保障书。”话虽如此,老师们还是告诉记者技工学校招生的一些怪招。几乎每个老师都被分配了一定招生指标,招的多少直接关系工资和职称。这等于说,老师们的在校地位取决于社会关系网,而不是教学水平。
技工学校招生历来都会给中学教师一些回扣,这已经是业内公开的秘密。花钱招生,也是技工学校争夺生源不得已的一种手段。
守株待兔,是许多技工学校不得不保持的宣传姿态。优秀的技工学校固然会保持一定的生源,却无力快速做大做强。正处于发展阶段或者刚刚起步的技工学校,倘若如此招生,前途堪忧。
好就业不如好面子:报考误区
南京市劳动社会保障局的刘处长感慨道:“技工学校就像一个怪胎。技工学校领导体制太多元,有政府办,有民办,有企业办。国务院虽然指令劳动部门给予技工学校业务指导,但还免不了权责不明,资金不足,管理不细,毛病很多。”
技工学校与其他教育部门最大的区别,就是直接面向市场,完全市场化运作。“市场运作是技工学校发展的根本。现在社会上还存在很多无证职工,管理混乱,而技工学校毕业生的优势就是专业技能证书。只有促进素质就业,人人持证上岗,让技术和生产力挂钩,才能把个人经济和集体经济都搞上去。以前社会上总有个旧观念,总觉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其实,劳心劳力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尤其是高级技工。”刘处长说,最近南京劳动局和一些技工学校领导去广州学习技工学校发展经验,感触很大。广州技工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和普高相当,招生现场十分火爆,极少存在偏见。而中国大部分地方,尽管社会对技工的需求很大,但学生们能上普高的,都不愿去技工学校。不管技工学校就业率多少,总觉得那是低人一等的蓝领。一面是政策的区别对待,一面是社会的另眼相看,技工学校的社会定位很难摆脱尴尬状态。
在南京技工学校招生咨询会上,记者问及一名逡巡顾盼的家长,为何不上前咨询。她答道:“我女儿一定要上大学,哪怕是三本呢。上中职以后发展空间太小,只能当工人。”“技工学校听上去就觉得层次很低,管理很乱。”这一番话令人想起去年社科院的人才发展报告的一段话:职业教育虽然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中国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存有偏见,对职业院校认可程度不高。
在毕业生报考志愿表上,职教学校总是排在最末,等前几个批次录完才能招生,不能抢普高的生源。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职教在我国的地位。曾有专家尖锐地指出:“今天我们不重视发展职教,今后五至十年,我们将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这番话不是危言耸听。2005年,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教育规划的重要目标。解决技工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7月5日,几位南京市民在咨询技工学校招生和就业情况。当日,南京市技工学校招生咨询会举行。新华社记者陈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