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灵魂的呐喊

2008-07-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光忠 我有话说

《加油・中国》是站在和平与发展的潮流前面,从人类文明和奥林匹克精神的高度,俯瞰历史和现实的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并实现梦想的历程。

影片表现了中国有识和有志之士的奥运之梦。1907年,教育家张伯苓首次公开提出中国参加奥运会的话题。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撰文,怀着迫切、焦虑

和沉重的心情发问,何时何日我中华也能主办一次奥运会?影片通过史料与现实对比,雄辩地反映出“国运昌,体育强”的必然规律。

《加油・中国》的历史镜头极为珍贵:中国参加奥运会的第一人、短跑选手刘长春,他孤独地举起旗帜走在运动场上,有“美人鱼”称号的杨秀琼参赛前用短短几句粤语表达的心声、“海归”马约翰的英语论文“中国需要体育,就像一个结核病人需要治疗一样……”这些历史的容音,让我们感觉到赤子之心的跃动,感受到中国人炽热的奥运情怀。他们何尝不是用生命和灵魂为中国倾情地呐喊着“加油”!导演郑斯宁的总体艺术构思是千方百计去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影片在撷取和表现具有典型意义的真实拼搏场景时,特别突出竞技状态中瞬间的真实流露和细节:那种煎熬、劳累、紧张、叹息、兴奋等神态和动作,鲜明而生动地定格在我们心里。我们怎能忘记徐寅生在乒乓球赛中的十二大板?怎能忘记中国女排苦战获胜后的相抱而泣?怎能忘记“体操王子”李宁的健美和洒脱?怎能忘记刘翔不可阻挡地跨越时的身影和坚毅的目光?怎能忘记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勇士们挑战生命极限的每一步?

镜头开掘和表现了我国运动员的品格之美和精神之美。曾获金牌的叶乔波左膝盖的两侧韧带和髌骨断裂,腔内有八块游离的碎骨,她忍着难以想象的伤痛,坚持参加1994年的冬奥会决赛,硬是拼得了一块铜牌。意大利2006年都灵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决赛中,张丹和张昊在挑战世界上难度最大的抛跳动作时出现了失误,张丹重重地跌落在坚硬的冰场上,膝盖严重受伤,但她只做了几分钟的简单治疗,立刻抖擞精神、咬紧牙关重新参赛,完成了既定的优美动作。他们的行为感动了世界。国外媒体纷纷评论:“他们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他们的银牌价值超出了金牌,双人滑的未来属于他们。”

影片中许多体育人的人生故事,让人为之动容,并给予我们启迪和感悟。影片为胜利者“加油”,也为挫败者“加油”。对“铿锵玫瑰”的女足的浮沉与起落,充满理解和真诚的敬意,一如既往地为她们加油鼓劲。当2001年中国男足在米卢率领下夺得世界杯入场券的第二天,姜杰祥的儿子姜越献上十一朵康乃馨,告慰长眠于绿茵下十一年的父亲时,这充满悲情与悲壮的情景何等感人。显然,影片艺术地表述了“人文奥运”的理念所包容的道德、人格和社会风气乃至国民的文明素质和修养。

《加油・中国》的魅力在于感人至深的真实感。虽然没有故事片的“明星”和“编”出来的“故事”,却以不需要粉饰、炒作和包装的真人、真事、真情感染人,催人奋进,教人思考。

《加油・中国》是一部生动形象的中国体育史,是一首高扬爱国之情并拥抱世界的壮伟交响曲,也是一篇能给人以哲理感悟的影像版读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