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黎换俘的台前幕后

2008-07-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特拉维夫记者 陈克勤 我有话说

以色列与黎巴嫩16日在海滨城市哈尼克尔边境口岸交换俘虏。黎方欢庆“伟大胜利”,以一些媒体也评论,这是真主党的“重要胜利”,真主党用2名以士兵尸体,换回5名黎囚犯和199具遗体,占了“大便宜”。

两年前的7月

12日,真主党越境伏击以军巡逻队,士兵戈德瓦塞尔与雷格夫受重伤被俘,随即引发34天大规模军事冲突,黎方1200多人丧命,以方160人死亡。在随后的8月14日,双方根据安理会1701号决议停火。以方尽管重创真主党,但和沙龙领导的第一次以黎战争相比大为逊色,引发以国内政治危机,奥尔默特总理使尽全身解数才涉险过关。此后,这两名士兵的生死为以色列全社会所关注。

在德国斡旋下,以黎几经反复才达成换俘协议。真主党始终不透露两名士兵的生死,但以政府上月底宣布,两人已死亡。16日上午在国际红十字会主持下,真主党先移交以军士兵雷格夫和戈德瓦塞尔遗体,以军神职人员和警方DNA检测确认遗体身份后,以方转交5名黎俘虏以及黎巴嫩和巴勒斯坦武装分子遗体,包括以方关押最久的肯塔尔。他30年前打死以方3人。此外,黎方还提供了二十多年前遇险跳伞失踪的以军王牌飞行员阿拉德的情况,称他早已死亡。

为了完成这次换俘计划,以总统佩雷斯按照法律程序,15日怀着痛苦心情宣布赦免5名即将释放的真主党人。当装殓着两名以色列士兵遗体的两个黑棺木出现在电视中时,虽然这早在意料之中,但许多居民,尤其两名士兵的数十名亲友都忍不住痛哭,一些老人伤心地昏厥过去。雷格夫的父亲兹维说,看到儿子棺木那一刻,他完全崩溃了。16日晚,两棺木运抵以北部一军营,以总理奥尔默特和国防部长巴拉克等官员及两士兵家人举行哀悼仪式。军方追认对两士兵的晋升并于17日晨间进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以军发言人说,保证每位参战士兵归来,是犹太民族传统的道德力量。

在边界另一方,真主党铺设红地毯和舞台,隆重欢迎获释者回国。舞台上挂着以色列妇女哭泣的照片,两边文字是:“以色列:流着痛苦的泪水”,“黎巴嫩:流着快乐的泪水”。黎政府宣布放假一天庆祝英雄获释及战士遗体回国。黎总统苏莱曼、总理西尼乌拉及议长贝里等政要参加欢迎仪式。连半年不露面的真主党总书记纳斯鲁拉当天也现身集会,与5名获释者握手、拥抱和亲吻,他通过大屏幕向现场数万人发表讲话,说真主党已实现了两大目标:让以色列放人、成立黎新政府。在加沙,哈马斯也集会庆祝,称今天对哈马斯和真主党都是伟大胜利,让以色列放人的唯一办法就是绑架其士兵。

以国内对和真主党换俘分歧颇大,许多人担心这将鼓励真主党和哈马斯继续袭击和绑架,从而使同哈马斯进行释放以士兵夏利特的谈判更困难。然而,在被俘士兵家属及舆论压力下,以及推动加沙停火、以叙和谈、以巴和谈的政治需要,以内阁最终批准了换俘协议。(本报特拉维夫7月17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