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水资源的资产化、资本化与产业化

2008-07-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伍新木 我有话说

水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基础性资源、战略性资源、核心性资源。人们预言,水资源安全将是人类继石油能源危机之后最重要、最紧迫、最难应对的危机。中国的气候地理环境和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是一个总体上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时不少地区有的季节水多为患;普遍突出的问题是水脏为患,70%的水体

被污染,40%的水已丧失了正常功能。因此,有效保护和全面恢复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中国水资源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并非是中国的年降水量有长期明显的异动,或者中国的降水规律出现了极端异常,而是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人们的涉水行为和观念出了问题。必须看到,在中国和一些先进国家并不乏节水、护水、用水的先进技术、先进经验与先进模式,但在中国却不能广泛有效地推广采用。当前,改变我们经济的发展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改变人们的涉水行为与观念是实现水资源安全的根本保障。要实现这一系列有效的转变,就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与政策,开发推广先进的适用技术,提高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改革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笔者认为,只有加快形成中国水资源有效保护、可持续利用、有效治理的体制机制才是应对中国水资源危机的关键。而加快水资源的资产化、资本化、产业化,则是体制机制创新的理性选择。

水资源资产化

长期以来,我们把资源仅仅当作一种生产消耗的原材料,主要资源实行国有国营。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都是用计划经济手段压低基础产业的价格,主要资源长期无偿或低价利用,从而导致水资源价格机制扭曲,水资源价值被严重低估。其直接后果便是水环境污染、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陷入“公水”的悲剧后果。

水资源具有资产的稀缺性、经济性、收益性、权属性、有偿性等五大特征,应该把水资源纳入资产化管理。水资源的不均衡性、流动性、多功能性等特征只会改变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具体形式,不会改变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方向选择。

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核心是产权管理,产权明晰是实现水资源转让和交换的先决条件。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水资源归国家所有,问题在于,这种所有权必须落实到具体法人,体现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收益上,也要体现在治理、保护的法定责任上。水资源的主体、大江大河大湖、大海域和地下水资源主要国有,分散零星的小水权,沟河塘堰可以多级所有,这样有利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即便水资源的主体国有,也可将所有权和经营权、使用权分离,充分引入市场机制,实施企业化管理。模糊不清的产权安排,其后果必然是国家、行政部门、个人、企业、单位、地方政府都缺乏排他性产权,进而产生搭便车和负外部性问题,导致水资源的利用不足与利用过度并存,治理保护不足与污染过度并存。

水资源资产的资本化

水资源资产的资本化是指把水资源资产作为资本来经营,即产权拥有者将水资源资产出让、合作或作为股份进行投资以获取一定经济报酬的过程,其实质是水权的资本化。

目前各国政府广泛以市场化手段来改善水资源的分配。政府主导的水资源的初次分配主要应体现公平,要遵循兼顾城乡、兼顾工农、兼顾生产生活、兼顾经济社会生态、兼顾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在这个总的制度安排下,充分引入市场机制,将使用水权资产化、资本化,寻求水资源收益的最大化。其宗旨是激励水资源买卖双方把水当作经济物品来珍惜、保护,提高水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益和利用效率。

水资源资产资本化后,可以有效利用市场机制来保护、治理水环境。污染的水具有负外部性,治理保护水环境具有正外部性。合理的制度安排是将外部性内部化,谁治理谁受益是将正外部性内部化;谁污染谁受罚是将负外部性内部化。在市场机制作用下,通过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可以平衡奖惩的利益和奖惩的力度。

将资本市场引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必然会涌现出许多涉水的上市公司,发行水股票、水证券、水基金甚至出现专门的“水板”市场,水期货、水期权、水指数也会随之出现。水资源资本市场的发育必然催生水资源金融的深化,各类水银行及衍生金融工具会层出不穷,如此一来,人们对水资源的占有、控制就不需要把重点放在直接购买水资源上,而是去购买水资源的金融产品,每个水消费者都有可能成为水供给、水保护的投资者和收益者。

水资源产业化

如果实现了水资源资产化,水资源资产又资本化,并且全面引入市场化机制和企业化运作方式,中国的水务产业便能够做大做强。可以说,投资水资源领域的产业是本世纪继石油能源领域之后的另一个重大投资机会。随着技术进步和替代产品的层出不穷,未来人类可能再回到无油时代,但不管再过多少年,人类都不会回到无水时代。因此,当今国际上重量级的投资银行金融机构都已开始锁定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相关的产业领域。本世纪初,水资源产业全球的年营业收入已超过4000亿美元,本世纪末,水资源产业将会是全球第一大产业。

水资源产业也分为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城乡给水、排水、工业用水、居民用水、污水处理产业;农业灌溉、防洪、防旱、跨流域供水产业;节水、护水、修复生态、水循环经济产业;水电、水运、水产、水设备设施及水科技教育产业这四大产业基本上是水资源的传统产业,在中国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引入市场机制和企业化产业化运作方式,将会涌现出四大新型的水资源产业:水资源金融产业,水银行、水股票、水期货、水交所、水基金等;为水产业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如水资源的多种中介、网站、评估、咨询机构;新型的融合了高新技术的“功能水”产业;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海水淡化、固态水(南北极)、大气水的利用及其关联产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