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水下“守护神”

2008-07-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叶龙斌 孙施伟 朱光耀 我有话说

7月初,在2008北京奥运会相关场馆,出现了一支执行奥运水下安检任务的部队。他们身着一袭黑色轻潜水服,脚踏巨大的“脚蹼”,特别引人注目。这支“神秘”部队的指挥员,就是被称为水下“守护神”的南海舰队某防救船大队大队长王旭。

挑战极限深度

毕业于国防大学的军事

硕士王旭,曾带领团队创下骄人业绩:我国第一枚洲际导弹、第一颗同步卫星、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次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第一次载人航天工程等,都留下他们矫健的身影。他们28次刷新我国海上潜水、救援纪录,书写了令人惊叹的水下传奇。

他的目标,永远是下一个“第一”。

布设海上作业场,是对水下沉船等实施探摸、救援或打捞的重要环节,也是一道世界性难题。2005年以前,布场的深度从未超过30米。今年,当王旭把目光投向200米深海时,一些“老防救”坐不住了。他们凭着数十年的防救经验判断:“现有装备的性能,不可能承受200米水深的作业场布设。”王旭认为,通过改变装备的使用方法,完全可以进一步挖掘现有装备潜力。他登上实验艇,实地测试每个设备的力学数据。为确保万无一失,他预设多种海上环境,经过半个多月的反复计算和论证,3月19日,王旭带领防救船编队驶入深海区,挑战极限深度。随着第一只定位水鼓抛向海面,另外3个水鼓也牢牢“锚”在200米深海的海面上,一个稳固的海上作业平台形成。“成功了!”“老防救”们兴奋得跳起来。

氦氧潜水,是以氦氧混合气体代替常规潜水所用空气的一种潜水方式,能解决大深度条件下潜水作业出现的氮麻醉、氧中毒等问题。但这种潜水技术危险系数大。王旭认为,面对复杂的现代化战争,面对水下防救部队执行多样化任务的实际,必须让更多的人掌握这门技术。王旭带领大家以科学的态度方式不断挑战极限,如今已经成功组织150米饱和182米巡回潜水训练,再一次创造了纪录。

近乎苛刻的“规矩”

王旭常说,一支执行多样化任务的部队,没有平时和战时之分。他给自己立下许多近乎苛刻的“规矩”。譬如,他有一张驻地地图,图上以营区所在地为中心画了一个圆,圆的半径代表大约半个小时车程的距离。平日,王旭的活动范围绝不超出这个圆。

一次,驻地陆军部队举行军事演练,3艘登陆艇在沙滩高位搁浅,情况危急。王旭和战友闻警出动,仅48小时就顺利完成3艘高位搁浅登陆艇的脱浅离礁工作,开创海军一次性脱浅船只最多、作业时间最短的纪录。

“我是海军防救兵,危难时刻我来拼!”这是王旭在大队叫响的口号。在去年的一次援潜拖带实兵演练中,由于风浪太大,拖带失事舰艇的连接缆断裂,两艘舰艇面临险情。王旭亲自带领潜水、枪帆、机电专业骨干驶向失事舰艇。海上风力大,小艇多次努力都未能接近失事舰艇。王旭抢过舵盘,亲自操纵小艇顶风靠近。经过1个多小时奋战,终于排除险情。近年来,王旭在40多次海上救援、军事演习和新装备试验等应急海上搜救任务中作出突出贡献,荣立三等功4次。

应对多样化威胁

水上作业,涉及潜水、救护、切割、电焊、拖带等50多项专业,要求官兵必须具备力学、医学、数学、化学、物理学等方面的科技知识。近年来,为应对多样化威胁,王旭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他尤其注重跟踪和收集世界防救业发展的前沿信息,翻译了大量相关外文资料。他的学习成果撰写成多篇学术论文,在专业刊物上发表。

为了提高官兵的科技素质,王旭积极开设高科技知识讲习班,还主动和相关科研院所联系,定期送官兵去进修。在王旭带领下,一大批精通专业知识的设备操作人员、维护人员、配气人员、饱和潜水监督、医保人员和海上指挥员脱颖而出。近年来,海底成像系统、水下灯阵等高技术装备陆续配发到大队,官兵们都在最短时间内熟练驾驭,迅速形成战斗力。王旭和战友娴熟的装备操作技能、宽广的学术视野和高超的技术水平,确保2008北京奥运项目水下安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