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即国际游资,是当前中国经济生活中众说纷纭的热门话题。
与其他国家一样,进出中国的国际游资既有海外资金,又有本国国民积累的资金。国际游资主体也不限于金融机构,还包括工商企业和居民个人。我三四年前曾经总结了货币走私、进出口伪报等11条游资流动渠道;时至今日,国际游资的具体流动方式当更为
治理不符合我国宏观经济平衡需求的国际游资流动,需要加强直接的管制措施。但直接管制措施成本甚高,我们更需要充分利用其他手段提高国际游资流动的成本,至少要减少为其提供便利和资助。
以通过进出口伪报方式的游资内流为例。进出口伪报从资本外逃工具转为变相资本内流工具要遇到一定的阻碍因素。在作为资本外逃工具时,企业高报进口、低报出口,账面利润大量向境外贸易伙伴转移。企业通过在境外离岸金融中心设立离岸公司,以离岸公司作为境内企业的交易对手,就可以避免为由此积累的账面利润付出高额税收成本。还有一部分通过进出口伪报进行的资本外逃,对税收成本并不敏感。相反,当企业为了牟取预期中的人民币汇率升值收
益和较高利息收益而通过进出口伪报渠道引进资本时,他们必然对税收成本比较敏感。高报出口、低报进口虽然能够获得较多的出口退税收益,但造成境内企业账面利润高于真实利润,在正常情况下要付出较高的税收成本。因此,游资通过进出
口伪报渠道内流的可行性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境内企业能否获得可观的税收优惠。正是在这一点上,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陷入“财政倾销”式的竞争,对外企、某些民营企业和开发区给予了过多的财税优惠,这类享受优惠的企业将更有条件利用变相资本内流的进出口伪报渠道牟利。
事实上,鉴于中国出口贸易具有“外资企业占据半壁江山”和“加工贸易占据半壁江山”两大特点,决定了我们当前的贸易顺差与昔年日本的贸易顺差本质上极其不同,迄今的人民币升值幅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过度;加之美国次按危机引起的资产调整浪潮远未结束,而越南金融危机又揭示了新兴市场危机传染的风险,且美国货币政策正面临转变,持续6年的“软美元”可能转为“强美元”,人民币汇率逆转的压力正在加快积累,游资内流转为外逃的历史很可能重演,我们必须对此给予足够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