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国宏观调控目标缘何调整

2008-07-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玉玲 我有话说

我国宏观调控目标由“双防”变为“一保一控”。从7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经济学家敏感地注意到了宏观调控目标的微调。

去年11月27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今年宏观调控的目标定为“双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今年以来,面对国际经济不利因素

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严峻的挑战和重大的考验。现在中央把宏观调控目标定为“一保一控”――“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意味着什么?个中原因何在?记者为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过热之忧已经解除

宏观调控政策调整顺理成章

“宏观调控调整是顺理成章的事,也是针对上半年经济的实际情况作出的正确决策。这表明中国经济过热的风险已经基本解除。”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兼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如是说。

范剑平分析,去年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曾高达12.7%,经济过热之忧困扰着我们;而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回落到10.4%,这是相对合理的增长区间。我国经济过去30年的平均增速是9.8%,以此为基础上下浮动一个百分点,为经济增长适度区间。

此外,引起中国经济过热的贸易顺差过大和固定资产投资过快的问题,也已在上半年得到了有效缓解。范剑平说,上半年贸易顺差为990.3亿美元,规模虽依然很大,但不增反降,同比减少了11.8%,这说明造成经济过热的原因之一的外需问题得到了有效释放。从投资上看,在从紧货币政策的约束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没有明显下降,但一改前几年不断上涨的态势,表明宏观调控取得了重大成效,而且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固定资产投资控制得十分成功,抑制了导致经济过热的又一顽疾。

范剑平认为,上半年国际经济不利因素和严重自然灾害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经济增长速度仍然保持在10%以上,外需减弱,投资、消费都比较正常。应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适时微调,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灵活性,把握好调控重点、节奏、力度。现在明确提出“一保一控”的调控目标,很及时,也很有必要,通过微调,保持经济在适度区间增长,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下滑风险有所增加

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面临挑战

今年以来,虽然受国际经济不利因素和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国民经济仍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但国际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也比较突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增大。

以经济学家梁优彩为顾问的中经网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认为,中国经济在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增速回落带有一定的必然性。2007年中国经济达到扩张的峰值,2008年即使没有其他因素影响,经济增长也一定会低于2007年。

他们分析,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4%,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回落1.5个百分点。其中,单季GDP从去年二季度的12.7%连续四个季度回落,由12.7%降至去年三季度的12.2%、四季度的11%,再到今年一季度的10.6%和二季度的10.1%,降幅在0.4-0.8个百分点之间。当前关键要防止经济出现惯性下滑、回调幅度过深。

从最近几个月的变化来看,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这拉动经济总需求的“四驾马车”,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收缩。零售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外贸增长等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率都已经明显放缓。因此,当前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同时保持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经济发展。

物价依然高位运行

抑制通货膨胀任务艰巨

范剑平认为,在全球大背景下,目前我国是为数不多的几个物价上涨水平低于GDP增长的国家,而且物价也还没有达到两位数增长,没有恶性通胀的危险。但目前物价上涨压力仍不容忽视,要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

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分析,虽然近两个月居民消费价格出现了回落,但目前的价格水平还处在较高的位置。上半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1.1%,涨幅比上年同期高7.3个百分点。由于调整成品油和电价形成新的涨价因素,上游产品价格涨幅持续攀升,形成价格上涨的一些新的因素。预计7月份PPI将突破9%,有可能向CPI传递,推动物价的进一步上涨。价格长期在高位运行,不仅影响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而且还影响到百姓的生活,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居民的生活。所以,控制价格的过快上涨,防止通货膨胀,任务艰巨。

专家们指出,针对当前经济运行情况的变化,在抑制通胀压力的同时,保持适度的总需求,十分必要。下半年政府在政策选择上要更加注意平衡性,高度关注出口和投资实际增速等经济指标的变化,适时适度地调整政策的力度和导向,不仅要稳定出口增速,也要稳定投资增速和消费增速,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