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当我国提出“科技奥运”的口号时,世界为这个创举震惊了。7年后,当我们回首过往时发现,“科技奥运”已经成为我们一如既往、孜孜以求的奥运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我们在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提升奥运会比赛水平以及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发展、造福百姓生活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体现了一个东道国的
早在北京申奥成功之初,中国科技界就联合北京奥组委共同推进科技奥运建设,并且启动实施了“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要针对奥运申办过程的焦点问题和奥运对科技提出的需求开展技术示范和科技攻关。7年来,“行动计划”共组织和动员了全国近200家企业、170多个科研院所和50多所高校的35000名科技人员参加科技奥运的各项工作;全国集各方力量投入数十亿元用于推进科技奥运建设。
这种艰苦卓绝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奥运会主场馆“鸟巢”到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从珠峰火炬到内含微型芯片的奥运门票,从智能交通系统到先进的安保体系,从奥运村的环保设计到LED节能光源的采用……点点滴滴之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科技奥运”的理念。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曾说:“我们有理由相信,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定会成为奥运史上科技含量最高的一届奥运会。”以高科技含量为依托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必定会使得奥运会更加精彩,让全世界人民耳目一新,从而在奥林匹克运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另一方面,也是更加重要的方面:“科技奥运”所体现的人本关怀,必将成为全人类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科技奥运”绝不是仅仅为了追求新奇的体验,也不是为了展示科技的伟力――科技是为大众服务的!“科技奥运”口号的提出,从根本上说是为了使人们享受奥运带来的快乐和便捷,使奥运成为人人都能享有的一场盛宴。
基于此,任何一项有关奥运的科研成果,无不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比如,为了使羽毛球运动员发挥出正常水平,设计师决定采用观众席席下送风的空调设计,让凉风从观众的座椅下面吹出来,避免空调风向对场上运动员的影响;为了使所有观众都能正常观看比赛,“鸟巢”内没有立柱,而是一系列辐射式门式钢桁架围绕成的碗状座席,无论观众坐在哪个位置,和赛场中心点之间的视线距离都在140米左右;为了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使奥运能够顺利进行,气象部门在京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通过气象卫星、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闪电定位系统等探测手段,及时获取大气变化信息……
这种蕴含着强烈人文关怀的科技进步,将使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成为“让国际社会满意,让各国运动员满意”的运动会,也将成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运动会。“科技奥运”因其所体现的浓烈的人本思想,为奥林匹克运动赋予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内涵,这也必将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历史上一笔丰厚的人文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