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的建造过程成了《筑梦2008》贯穿始终的主线,在鸟巢边,顾筠用镜头捕捉着国人日渐圆满的奥运梦。
北京奥运会一步步走来,对本届奥运官方电影总导演顾筠来说
“真正的拍摄工作是从3月25日圣火传递开始的,从这几个月拍摄进展来看,我很有信心。”顾筠语速不快,柔和中透着坚决。
用胶片和镜头记录北京奥运会盛况,是这位41岁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女导演的人生梦想。作为第一个执导奥运官方影片的中国人,她和团队缔造的这一奥运影像,将成为中国为奥运书写历史的一部分。
筑梦七年打动国际奥委会
19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奥运会期间诞生了第一部奥运官方影片,从此,制作奥运官方电影成为每届奥运会举办城市除体育赛事外最关心的事之一,历届奥运会的官方电影都由国际奥委会博物馆收藏。
成为奥运官方电影总导演,对顾筠来说是天道酬勤的事。打动国际奥委会的,是她为全程记录中国筹办奥运历程而拍的纪录片――《筑梦2008》。此前,还没有人为了奥运题材进行长达七年的跟踪拍摄。
《筑梦2008》还未最终完成时,中国申奥功臣、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委员何振梁就被深深吸引,并向国际奥委会力荐这部影片;曾主动“请战”执导2008北京奥运官方影片,并被国际奥委会连续七次指定执导的著名导演巴德・格林斯潘,看到这部影片后也转而支持顾筠执导,自己只担任顾问。
《筑梦2008》还得到了很多其他“大腕”的青睐――日本著名配乐师梅林茂在看过样片后,被片中一个个普通人的奥运梦想所打动,欣然应邀为影片作曲,而打造出的主题曲也被评为影片中“一个引人关注的亮点”;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亲自为其题写英文片名《dreamweavers――beijing2008》;中文片名则由何振梁题写。国际奥委会宣传负责人安托尼在观看《筑梦2008》后表示,这是他看过的最优秀的奥运电影:编导能用如此深情的平民视角,讲述了奥运对他们生活的影响,全面揭示了北京奥运的筹备过程,实属不易,“我被这部电影深深地迷住了!”
用胶片做点“有贡献”的事
顾筠对电影与生俱来的爱好源于家庭的熏染。她的父亲是原浙江电影制片厂厂长,她的童年就是在16毫米放映机前度过的。所有看过的电影里的演员、导演、摄影师、编剧的名字顾筠几乎都能记下来,父亲常常夸她是个“电影小字典”。
1987年如愿进入北京电影学院之后,顾筠开始了整天与电影为伴的日子。
1991年,顾筠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当时她原本有机会进入中央电视台,但她却偏偏选择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因为在她心目中,始终有一个胶片梦。
参加工作后,顾筠拍了很多专题纪录片,比如《神州风采》、《九州神韵》等。然而,日子一久,顾筠感觉有些乏味了。“栏目的风格一旦形成,后来就是这个模式,在创意上没有任何贡献。”顾筠想真正做点“有贡献”的事情。
机遇,似乎是历史刻意留给顾筠的。2001年7月13日上午,顾筠接到新影厂领导的电话,要她当晚去天安门拍摄等待申奥结果的市民。
当萨马兰奇宣布北京成为第29届奥运会主办城市时,顾筠被整个广场的欢呼感动了。那一刻,她萌生了用胶片记录奥运的念头。
正好新影厂准备筹拍奥运纪录片《奔向2008》(《筑梦2008》的曾用名),顾筠主动请缨。
这是一场没有竞争者的较量,只有顾筠一个人提出拍摄申请,因为“做纪录片是不赚钱的”。
当时新影厂给予《筑梦2008》的只有买材料的钱,基本没有劳务费用。与动辄投入几百万、几千万的故事片相比,纪录片显然还未得到国内市场的认可。
不仅如此,花七年时间来拍摄一部无法预估价值的纪录片,也是大多数导演不愿问津的重要原因。
顾筠不管这些,她只想听从内心的召唤。这一拍就是七年,从34岁到41岁,她把人生中最黄金的年龄段献给了奥运梦。
为拍一个镜头被拒绝20次
鸟巢,中国奥运梦的象征。鸟巢的建造过程成了《筑梦2008》贯穿始终的主线,由确定方案、选购材料、主题拼装到最后合龙,4个段落串起一个完整的筑梦历程,其中很多内容是首次公开。
然而,一个鸟巢钢架结构吊装的镜头可能仅有几秒钟,但是之前协调拍摄的工作却长达数月之久。
顾筠曾经为了拍摄一个镜头被拒绝20次。
拍摄刘翔的困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安全问题”。因为110米跨栏的技术性很强,训练方法是技术秘密。
“刘翔的训练方式跟别人不一样,别人是‘三从一大’(即‘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而对他,教练孙海平有单独的一套训练方法。而且作为运动员来说首要任务就是训练,不是接受采访,他也不愿意经常被拍摄。可对我们来说,拍不到这些就没有价值。”
为了拍好刘翔,顾筠找来练习跨栏的朋友分步骤地了解110米栏的技巧,“原来我根本就不了解这项运动,看比赛也就是看热闹而已。但现在,我已经熟悉了项目的基本特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拍摄中抓到我想要的东西。”
最终,顾筠以她的坚持和专业感动了刘翔师徒,才有了影片中刘翔的片段。
七年的拍摄就这样在执著中完成,积累下来的素材长达50多个小时,电影胶片长达两万尺,剪辑师花了一年时间来完成后期制作。顾筠对每一个细节都追求完美,不断要求对剪辑做出修改。改到后来,剪辑师不由叫苦,“导演,我睡觉也想着这个片子,上厕所也想着这个片子,我都快被逼疯了。”但精益求精的顾筠却说,“不行,还得改。”直到有一天,看了最新修改的版本之后,顾筠终于斩钉截铁地说:“好了,不用再改了。”那天下午,剪辑师回家哭了三个小时。说起这件事,顾筠也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
但在同事面前,顾筠从没掉过一滴眼泪。“因为导演是一个摄制组的榜样,要给摄制组所有成员以信心。”
她的纪录片“像大片一样好看”
6月28日,北京第四届国际体育电影周揭幕,开幕影片正是《筑梦2008》。
这是一部视角开阔却又充满温情的电影,通过一座建筑――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诞生过程、一户家庭――奥运场馆拆迁户的生活变迁、一条跑道――“中国飞人”刘翔的起飞历程、一屋子器械――中国国家女子体操队的历练成长、一群特警――为“平安奥运”而默默付出的北京奥运会安保队伍这五条线索,以及这些故事背后被紧紧联系在一起的13亿中国人,讲述北京奥运会7年的筹备历程。
影片放映后,有观众问她,你这些电影演员是从哪里找的,演得这么好,像大片一样好看。
“演员”都不是专业的,而是主角们在真实生活中的本色出镜;而说到好看,顾筠采用的方式更像没有方式,看上去,她就是充满感情地再现现实,通过镜头,巧妙地追踪到人物不断起落的内心波动,还原一个个真实的,有感情、有汗水、有生命的现实场景。
在纪录片中,她不加评述,不做任何人为的渲染,只是通过剪辑,将人物的命运发展串接起来,同时运用了大量特写,有时人物的面孔会充斥整个画面,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他们的表情,透视他们的内心。
银幕上,十余位担负北京奥运会安保重任的特警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慕尼黑奥运会惨案的录像。“特警”这一本来凝重严肃的主题,在片中却成了最生动的片段。在影片中,顾筠没有刻意地把他们神话成007式的英雄,相反,他们训练中的每一次失误和跌倒都被真实地捕捉在镜头之中。
“作为守护奥运梦想的卫士,特警不是超人,他们也有弱点,但信念的力量让他们变得强大。”顾筠说,“其中有个叫何永瑞的特警,天生有恐高症,最开始进行高空训练时他几乎寸步难行,可当他们经过艰苦训练,首次在鸟巢实地演习时,何永瑞勇敢地站在体育场的制高点。看到这个转变,你能不为之感动吗?”
一位日本朋友看过《筑梦2008》后说,在来中国以前,他对北京奥运会的认识都是通过媒体得来的,很表面。但是通过这部90分钟的影片,看到中国人为了这一届奥运会付出了那么多,他很动容。特别是中国人在对待鸟巢这样一个突破性的建筑方案时所持有的开放大度的心态,即便在今天的日本社会也很难有。
2008年的这个春夏,在奥运会一步步向我们走来的时候,中国人正在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最朴素、最火热的情怀。而与此同时,有这样的一部影片,用7年的坚持,用近17万尺的胶片素材,用真实的画面告诉世界,今天的中国和中国人到底是怎样的面貌,为了全世界4年一次的体育盛会,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到底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大概这就是影像的力量,也是纪录的力量。
梦想,从鸟巢升起
现在,奥运官方电影的拍摄已渐入佳境,作为总导演,带领近百人的团队,顾筠的困难并没有减少。她还要继续面对各种磋商会议,去争取机位、争取资金、争取拍摄许可、争取赞助商。
而更大的压力在于肩上的责任。
北京奥运会,其追求是举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奥运会,它不仅要向全世界呈现出最激动人心的体育赛事,更要把北京奥运会的特色与理念向全世界传播。
作为一个如此举足轻重的角色,顾筠是这样看待身上的压力:“做任何事情都会有压力,更何况这件事那么大,牵动了这么多人。但是压力同时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动力。因为我现在的时间排得很满,根本没有时间过多地想压力,就想着怎么把事做好,我们要做调研,要安排培训……其实我接拍《筑梦2008》时的压力比现在要大,因为那时我根本没有接触过奥运这方面的内容,心里着实没底。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包括对运动员的拍摄,对项目和场馆的熟悉,如今接拍官方电影我有信心。”
对于这部纪录片形式的奥运官方电影而言,顾筠很清楚“精神”力量在片中的重要性。奥运官方电影的使命之一就是传达国家和民族对奥运精神的理解,记录这一体育盛会背后所蕴含的深意。
“这部电影不是单纯对赛事的记录,它和电视转播不一样,镜头语言要诠释出来的是人文精神和比分背后的故事。”每一个镜头语言都有特定的含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1964年日本导演市川昆的《东京奥运会》,第一个镜头就是太阳在缓慢而坚定地升起。当时正是日本二战之后满目萧条的时候,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一个国家崛起和上升的意愿,这种表达就很含蓄却有力,特别震撼。”
顾筠向记者描述着她镜头中的奥运梦想:这个梦想属于我们全体中国人,属于全人类。所以,我们最后的一个镜头,是从鸟巢升起来,升,一直向上升,直到升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