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若琳在比赛中。本报记者王东摄
最后一个出场,冷静的面庞没有一丝微笑;轻巧、规范的翻腾过后,看不到一点水花。这是比赛时的陈若琳。噘起嘴角,顽皮地吹着短短的头发,喜极
全场屏气凝息。最后一跳之前,陈若琳排名第二。当100.30分的高分出现在大屏幕时,这个沉着的小姑娘瞬间流下了眼泪,掌声与欢呼声在“水立方”爆发。
“跳水是我的世界,奥运是我的梦想。”陈若琳一脸认真地说,“备战时,我就有信心在奥运会上有所收获,但我不会太注重结果,努力跳好每一个动作才是我的目标。正因为这样,我才能顶下来。”
这枚金牌背后,不光凝结着陈若琳自己和教练的心血、汗水,还有多少亲人,用亲情的温暖为她鼓劲。“为了亲人的付出,我也要坚持住。”在小小年纪的陈若琳心中,时时记挂着亲人。
1992年冬天,若琳降生在江苏南通。3岁时,若琳的父母离异了,外婆陈桂英心疼她,将她带回自己的家。隔代最亲,陈桂英视她为宝。若琳说,外婆有一个笔记本,详细记录了她的成长经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3岁时,陈若琳进了国家队,犹如雏燕展翅,一飞冲天。多哈亚运会上她和王鑫夺得双人冠军后,这个小姑娘就频频在国际赛场崭露头角,表现出巨大潜力。2007年,她和队友贾童一起夺得世锦赛女子双人10米台金牌。在今年2月的跳水世界杯上,她又独揽10米台女单和女双的两项冠军。每次夺魁后,她总是第一个打电话给外婆,只一句话:“外婆,我又拿了冠军。”
北京奥运会上加冕两块“金镶玉”,陈若琳成为现役最年轻的奥运冠军。“我的‘琳’字有玉的意思,而北京奥运会的金牌就是‘金镶玉’。我感到非常幸运。”陈若琳如同一块清澈的玉石散发着少女的沉静与优雅。
然而,通往奥运冠军的道路绝非平坦,也绝没有像陈若琳自言那样幸运。陈若琳近一年来遭遇了发育期的烦恼,控制体重成了她生活中的一个重大任务,小丫头坦言自控力很强:“为了管住自己的嘴,我一年都没吃晚饭。为了事业,我绝对不会碰以前最爱吃的冰淇淋和蛋糕,但我会多吃蔬菜和其他有营养的食品。”确实,陈若琳自从进入国家队以来,就是队里训练量最大、训练时间最长、最刻苦的运动员之一。
“天才其实不是天生的,天才的背后都付出了太多的汗水。”在陈若琳夺金之后,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非常感慨。不同于跳水队的其他运动员,陈若琳是由周继红亲自指导的,除了因为陈若琳是个好苗子,还因为她长得像伏明霞。
能否成为中国跳水队的新一代领军人物,陈若琳说自己并没有想那么远。由于身体发育较快,陈若琳的身高和体重已经超过了最适合跳10米台的范围。“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可能会兼项跳台和跳板。从4岁开始练跳水到今天,跳台和泳池我永远无法割舍。”静若水,心若玉,这就是陈若琳。(本报北京8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