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采访获得北京奥运会场地自行车金牌的英国运动员。
奖牌成了英国人的提神物
北京奥运会8月8日开幕后,英国人对其兴趣和关注
8月17日,当英国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上一举拿下4枚金牌的消息传到英伦三岛时,英国人已经不是被从睡意中提神了,而简直就是全国上下一片惊喜。在这个周末的48小时内,冠名为TEAMGB的英国奥运代表团运动员在帆船、自行车、皮划艇、游泳项目上夺得8金,使得英国在奖牌榜上跃居第三位,一下子将体育大国澳大利亚和德国甩在了后面。英国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的巨大成功被欢呼为英国奥运史上最伟大的赛绩。
类似《英国奥运代表团大网收金》、《震撼人心的48小时光荣》这样的标题这两天不断见诸媒体。《每日电讯报》的报道更以难以掩饰的得意口气说,英国在奥运奖牌排行榜上一步登上第三的位置。
一些媒体的报道不吝笔墨地大力赞扬在北京奥运会上为国家而全力拼搏的英国运动员。一向口风很紧的白金汉宫称,王室对奥运会备感兴趣,安妮公主亲自出席了北京奥运会。王室的每个人都为英国运动员在8月17日周末的表现而高兴。白金汉宫已经放出风声,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已经拍板,她要举行酒会,为从北京奥运会上凯旋的全体英国运动员洗尘庆功。
英国首相布朗上台一年来被无数烦心之事弄得心情不畅,眉宇不展,8月17日他也表现出来少有的兴奋。他说:“我要向英国奥运代表团发去我的祝贺,他们成就了一个英国体育的金周末。”“一个周末就夺得8枚金牌、17枚奖牌,这是一个超级的、史无前例的成绩。全英国都在观看比赛,都在为英国奥运代表团的表现而惊喜。我们为运动员们迄今取得的成绩感到极度骄傲,为他们的表现备受鼓舞。”
英国奥委会主席莫尼汉勋爵称:“这是英国奥运历史上最伟大的周末。”文化、媒体和媒体部发言人也称赞英国运动员的表现。
欢欣不是没有来由
英国举国上下如此欢欣,不是没有来由。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英国仅获得一枚金牌,曾经创造出多项现代体育比赛的英国在奥运奖牌排行榜上仅仅居于第36位,还不如哈萨克斯坦、波兰和阿尔及利亚。就在一年前,除了体育业内人士,全英国几乎没有几个人会去展望这些运动项目,敢斗胆预言英国运动员能获得奖牌。北京奥运会前,记者在与英国体育界内外人士接触中感到,虽然他们看好在自行车、皮划艇、赛马、帆船等项目比赛中夺牌,但无一人预言英国获得金牌数会超过10枚。就在几天前,泳池女将阿德林顿还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谁敢想象她会在北京的“水立方”里为英国拿下两枚金牌,难怪现在越来越多的英国人期望授予她应得的荣耀。
当然,兴奋的还远不止是这些头面人物。在17日的周末,英国收看奥运比赛的电视观众最多时达到了580万人。有200万观众专门守候在电视机旁,观看英国马拉松女将拉德克利芙穿越在北京的街头,并为她未能取得应有的成绩而惋叹。还有50万人在16日星期六凌晨3点半钟围着电视观看阿德林顿夺得她在本届奥运会上的第二枚金牌。
偷着乐的还有数不清的酒吧老板。北京奥运会开幕以来,英国酒吧的生意也好于往常,为了满足酒客们的需要,很多酒吧设置了多台电视,播放北京奥运会的比赛。在这个周末,酒吧的生意更是火爆。伴随着英国奖牌数的飙升,啤酒的销售量和酒客们的欢呼声都在节节增高。
高兴的还有英国“乐透”体育彩票。《泰晤士报》专门发表了近两个版面对此报道,称赞英国运动员之所以能在北京夺金拿银,体育彩票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后盾,实在是功不可没。在英国于亚特兰大奥运会受辱后,英国启动了“领奖台项目”,为有望在奥运会上夺奖的英国运动员提供资金,每届奥运会其增加量都在2千万英镑。在北京奥运会后,这项资金的增加量将跃进到7千万英镑,总量达到1亿6千万英镑。可以预见,随着英国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奖牌丰收,随着英国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夺奖预期的上涨,“乐透”彩票渴望愈发红火,买彩票和卖彩票的都在乐。
信心高涨的还应该有伦敦市政府。为了迎接伦敦从北京接过奥运会旗,提升伦敦的奥运氛围,在市中心举行大型集会的特拉法加广场,伦敦市政府专门建立一个临时的大型电视屏幕,专门播放北京奥运会比赛和介绍中国的电视节目。记者看到,自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日起,每天早晨8点钟开始,这个闹市区的交通枢纽都有无数人或坐或站,看得津津有味。他们中有忙中偷闲的伦敦市民,有专门赶来凑热闹的外地人,还有世界各国的游客。常常是8点钟过后不久,掌声和欢呼声就从这里不断响起。《泰晤士报》对广场的一篇专门报道写道,特拉法加广场的狂欢节气氛可以使人预期,伦敦下个星期日在(旁边的)御道举行庆祝会,欢庆北京向伦敦交接奥运会时,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
一轮快意未完而另一轮快意可能已经开始的还应该有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在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熙熙攘攘的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前,阿迪达斯专门建起来一个颇有现代艺术风格的广告,多部电视机可让行人观看北京奥运会的比赛,也暗中宣传自己的产品,来往人流中还真有不少人停下来看呢。
最感到欢欣鼓舞的应该是英国的体育界。体育大臣伯恩汉姆说,英国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了成功,理应成为其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取得更大成就的一个跳板。此话十足体现出英国体育界信心十足、跃跃欲试的心态。
北京给伦敦带来压力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会感到轻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美轮美奂、最成功的组织能力也为伦敦带来压力。在日前接受英国《每日电讯报》采访时,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一面赞扬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太棒了,难以置信,设计的每一个舞蹈动作都分毫不差”,一面强调,伦敦奥运会将着力表现伦敦是一个具有高度创造性的首都和伦敦的文化氛围,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前所未有的焰火表演和舞蹈的整齐划一进行一番较量,在场面上“一较高下”。
为提前表现伦敦将毫不逊色,据英国媒体透露,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的“伦敦八分钟”表演中,数百人将以芭蕾与霹雳舞展现伦敦的优雅、活力和多元化,帅哥球星、伦敦奥运会的形象大使贝克汉姆将乘坐标志伦敦的双层巴士进入“鸟巢”,向现场观众开出其经典的“圆月弯刀”任意球,代表“来自伦敦的邀请”,同时象征奥运“接力棒”传递给伦敦。
伦敦奥组委执行主席保罗・迪格顿称,伦敦很可能将北京奥运会作为未来举办奥运会的样板。英国现在派出多人在北京奥运会场上“取经”,尤其是如何解决好安保、交通等问题。伦敦近年来屡遭恐怖袭击,对安保问题绝对不敢掉以轻心。
媒体的变化
北京奥运会还带来英国媒体报道的变化。连日来,英国各大电视、报刊等媒体都将对北京奥运会和中国发展状况的报道置于重要版面和位置,身在北京的英国记者用自身的经历和感受讲述着一个个与北京奥运会和中国相关的故事。
英国广播公司在奥运前夕的《新闻之夜》节目进行了一项“如何看中国”的民意调查。在英国的大多数受访者并不认为世界粮食价格和石油价格攀升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都是中国造成的,英国人越来越把中国视为自己的盟友。
北京奥运会的顺利进行也让一些英国媒体消除了之前对中国政府的一些偏见。英国《独立报》社评就针对奥运安保问题,告诫英国人不要再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该报的评论还说,很多媒体在北京奥运会前都将中国政府加紧安保监管的政策做了或多或少的扭曲。然而事实上,身处北京的英国人走在街上就会体会到,此种说法系无稽之谈。
英国《经济学人》更是把对中国的认知提高到另一个层次,在该媒体近期的社评中,“北京主义”一词赫然醒目。《经济学人》在诠释这个概念时认为,北京奥运会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它进一步鼓舞了中国人自我发展的信心,同时也让西方通过这场体育盛事看到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
伦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广场上的大型电视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