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龙岩籍选手张湘祥、林丹的夺冠之夜那样,8月18日晚,在福建龙岩市街心公园的大屏幕下,许多市民再次聚集在这里,为“客家妹子”何雯娜加油助威。19岁的何雯娜每次出现在屏幕上,都引来市民的呐喊和欢呼。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一直伴随到何雯娜最后夺冠的那一刻。这一夜,整个龙岩都在关注着她的比赛。
晚8时50分许
在北京奥运会上,龙岩籍选手张湘祥、林丹和何雯娜分别夺得男子举重62公斤级、羽毛球男子单打、蹦床三枚金牌。“我们龙岩出了3位北京奥运会冠军,太让人鼓舞了!”乡亲们奔走相告、激动不已。“何雯娜好样的,张湘祥好样的,林丹好样的!他们都是我们龙岩的骄傲!”龙岩市体育局局长邱应龙兴奋地对记者说。
位于福建西部的龙岩市是老区、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但最近几年来培养出一大批竞技体育拔尖人才,其中包括多位世界冠军。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让红土地龙岩又多了一个称号:体育名将之乡。据龙岩市体育局统计,1997年至今,龙岩籍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24个、亚锦赛金牌15枚、全国赛金牌46枚,这些成绩让人们对龙岩这块神奇的地方刮目相看,被誉为体育界的“龙岩现象”。
到底是什么成就了“龙岩现象”?这自然成了许多人心中的“谜团”。采访中,邱应龙说:“龙岩市经济欠发达,体育经费少,决定了在选择体育发展项目上不能搞全面出击,只能根据实情扬长避短。”他说,根据山区人爆发力强,身体灵巧,吃苦耐劳的特点,龙岩市就重点经营羽毛球、举重、蹦床等项目,在人、财、物力投入上予以倾斜,并取得了积极成效。1995年,6岁的何雯娜就是在幼儿园和伙伴们玩耍时,被前来招生的龙岩少体校体操教练曹家红看中,从而走上了蹦床竞技之路。
目前,龙岩市和所属的上杭、长汀、永定3县都建有省级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并拥有一支良好的基层教练队伍。他们注重从娃娃抓起,在选材、训练上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的体系,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优秀后备人才。上杭县过去产生过羽毛球世界冠军周金灿,近年来又先后培养出奥运冠军林丹,以及国手余立志、胡芝兰等;长汀县也培养出了陈宏、邱波辉等名将。龙岩市体校从十分简陋的条件起步,培养出了举重世界冠军石智勇、张湘祥等,目前该校已被确定为国家级举重后备人才基地。
“龙岩竞技体育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还得益于拥有一支好的教练队伍。”邱应龙说。邱应龙自己就是举重教练出身,曾担任举重名将石智勇的启蒙教练。教练们专心敬业、运作规范,使该市的业余训练一直保持较高水准。上杭县的羽毛球教练陈伟华水平很高,培养出了林丹等著名选手,后来调往八一队担任羽毛球教练。龙岩市还注重引进教练人才,引进的举重教练朱日平就带出了张湘祥等一大批举重好苗子。
“目前龙岩全市体育人口达40%以上。体育局、体育总会牵头开展的体育比赛每年达40项次,县级比赛180项次,260条健身路径遍布全市五县一市一区。”从邱应龙的这一席话中,我们也许能理解:红土地上的这3枚奥运金牌来得决非偶然,所谓的“龙岩现象”也并非“奇迹”。(本报福建龙岩8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