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一样湛蓝的赛会志愿者服装、阳光一样明媚的笑容、小树一样挺拔得体的坐姿――当马巧云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谁也不愿相信,这是一位先天失明的姑娘。
“奥运会结束了,我还沉浸在喜悦和自豪里,在奥运村里做志愿者的日子是我最美好的回忆。虽然我们失去了视力,但还有一双能服务社会的手。”马巧云的自豪,
运动员出身的马巧云,曾经获得过三届残奥会400米冠军,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为了参与这次志愿服务,她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每天,为了在早晨9点前赶到奥运村,她得提前两个半小时从首都机场附近的家中出门,换乘公交车、地铁,再步行横穿整个奥林匹克公园。因为不愿麻烦别人,她和同伴们自觉地在奥运村里“演练”了好几次,把每天必去的食堂、签到处、工作区摸得一清二楚。她还坚持每天八小时站着工作,按摩时从不吝惜气力,只为以最好的风貌迎接运动员。“最开心的是,很多来按摩的运动员都看不出我们是盲人,得知真相后,他们都为我们的技术和自理能力感到吃惊。”
在这支特殊的志愿者队伍里,37岁的郑刚算是“老大哥”了。他16岁时因病致盲,开始学习按摩,自长春大学特教专业毕业后,先后在北京按摩医院、爱尔兰都柏林中医治疗中心工作,回国后开办了一家小型盲人按摩医院,工作上已是小有成就。同时,他还是一位曾经的残疾人运动员,获得过1994年远南运动会的两枚金牌、一枚铜牌。“得知奥组委招收盲人志愿者,我立即报了名。我对自己很有信心:手法好,英语好,经验丰富,而且有切身感受,更理解运动员的需求。”
让郑刚高兴的是,在奥运村中十余天的工作,充分证明了他和同伴们的能力。“各国运动员、教练员都对中医很感兴趣,经常来找我们按摩,每次都满意而归。还有很多人送来徽章等小纪念品,虽然不能收,但他们的赞扬和快乐都印在我心底。”郑刚说,有个外国运动队的队医几乎每天都要来按摩室坐一会儿,认真地看他们的手法,提出很多细致的问题,这种交流让双方十分愉快。
在服务奥运的过程中,盲人志愿者们也收获了很多。“我们和很多运动员都成了朋友,不但为他们按摩,还向他们介绍中国的好山好水、风土人情,当他们握着我们的手说‘中国,伟大’的时候,我们觉得一切付出都得到了回报。”毕业于哈尔滨盲校的王艳菊激动地说。
“在‘村里’的这段日子,每个人都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我们,是那么尊重而又友善。我们学到了大学生志愿者们的好学、热情,学到了运动员们的顽强、拼搏。”马巧云心存感激地说,残疾人在生活中时时刻刻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能用自己的双手为别人解除病痛,是最快乐的事情。
“我很认同残奥会‘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对每个残疾人来讲,服务他人都是享受生命的过程,也是超越自我的过程。”谈到即将到来的残奥会,郑刚充满了期望:“作为一名老运动员,我期待着能够在残奥会期间继续做志愿者,并衷心祝愿运动员们取得好成绩,展现我们中国残疾人最好的风采!”(本报北京8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