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漳州:将“台胞祖地”建设成“台商宝地”

2008-08-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马跃华 通讯员 韩水海 吴鹏举 我有话说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数以万计台商和台农跨过浅浅的海峡,来到祖籍地福建漳州市漳浦县,与大陆同胞联手,共创美好未来。在漳浦30万亩台湾农民创业园中,记者看到一个个台湾农民在这里大显身手,精彩演绎精致农业梦想。他们自豪地告诉记者:“这里是我们的创业乐园!”

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建文介绍说

,自国家正式批准在漳浦县设立“台湾农民创业园”三年来,创业园六个产业功能区已吸引前来投资兴业的台资农业企业64家,总投资9950万美元,年产值达15亿元人民币。

何止漳浦县是台湾农民创业乐园。近年来,漳州市在科学发展的指引下,确立了“依港立市”发展战略,将“感情招商”升华为“优势招商”,有力地推动台商由“亲情投资”转向“效益投资”。如今整个漳州大地都已成为台商投资兴业的“风水宝地”。

“感情招商”升华为“优势招商”

漳州是台湾同胞重要的祖籍地,现有台湾人口中祖籍为漳州的约占40%,是全国首批的两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之一。

多年来,漳州市积极打响“祖地”品牌,深入开展“感情招商”,并形成“只要有百分一希望,就投入百分百努力”的招商工作理念。据漳州市副市长王耀泉介绍,10多年来,漳州台资农业项目不断增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后劲不断增强。目前,漳州市已累计批办农业台资企业近千家,约占福建省的1/2、全国的1/10,成为全国农业利用台资最多的设区市。

十七大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这为漳州再次提供一个良好发展机遇。在欣喜的同时,漳州市领导清醒地看到,随着内陆地区开放加强,漳州优势日益缩小,仅靠感情引资、靠优惠政策招商的做法日趋乏力,台资已从“漏斗型”逐步转向“扩散型”。要保持漳州在海西建设中领先地位,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漳州面对台湾,背靠腹地,自古就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商埠,全市不仅拥有长达715公里的海岸线,而且可规划建设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30多个,最深处可建30万吨以上泊位。营造港湾城市,大力吸引台商投资,促进两岸直接“三通”,漳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漳州市委书记刘可清说,近年来,漳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把握目前两岸关系缓和、两岸“三通”积极发展的机遇,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好”字当头谋发展,全面实施依港立市、工业强市、开放活市、科教兴市战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奋力打造海峡西岸港口大市、工业强市、生态名市。

将“台胞祖籍地”建设成“台商创业宝地”,将“感情招商”升华为“优势招商”,由农业向工业迈进。思路上的转变和实践上的先试先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投资漳州、建设家乡的新浪潮。

“亲情投资”转向“效益投资”

发展方式转变,对台商在漳州投资积极性产生极大影响,漳台关系不再局限于“一衣带水,骨肉相亲”。漳州台商由“亲情投资”转向“效益投资”,纷纷增资扩产,壮大企业规模。

在角美工业园区,记者了解到,灿坤集团投资1.2亿美元建成灿坤实业,统一集团先后增资到1.9亿美元,泰山集团亦增资2000万美元。目前,角美已基本形成以灿坤家电为龙头的家电电子产业集群,以统一马口铁为龙头的金属制品产业集群,以台资泰山、东海为龙头的食品产业集群,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接近120亿元人民币。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在漳州投产的台资企业中,80%以上赢利,40%以上增资扩产。

台湾企业在漳州投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军,成为漳州转变发展方式后对台引资的一大新亮点。

据了解,目前漳州市规模工业产值中,外资企业占64%,而台资企业约占外资企业的60%。华阳电厂、灿坤家电、统一马口铁、泰山企业、天仁集团等一批台湾百强大企业投资办厂,更是夯实漳州工业基础。

面对台商新一轮投资浪潮,漳州市加大对台招商力度,全面拓展漳台产业对接。仅2007年漳州就新批台湾投资项目163个,合同外资4.7亿美元,增长75.44%,占合同外资总额的49.92%。

如今,漳州不仅吸引广大台商纷纷前来投资生产性行业,也吸引了众多台商前来拓展第三产业,投资酒店、大型商场和休闲观光等旅游服务业,用文化和休闲的理念经营“绿色企业”、开发“精致农业”等。

“分散行动”迈向“联合进军”

产业链的形成,是降低物流成本,汇集行业信息资源,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保证,这是当今内外商投资的兴奋点和重要动因。漳州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使台商投资理念发生改变,也引发了台商投资方式的深刻变化。

台商由过去“感情型”个体分散行动,发展到现在“效益型”数家产业关联的联合行动,或由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企业来漳投资,形成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链。如漳州市从引进东海冷冻等食品加工企业起,进而引进联天制罐企业,联天制罐又引进统一马口铁、泰山饮料、新加坡涂料等企业,在漳州形成了从种植养殖、加工制造、马口铁、涂料、彩印、制罐、包装、运输、销售、出口等一条龙配套的食品加工产业链,产业聚集和联动发展效应十分明显。

漳州各级也积极行动起来,应对台商投资方式的变化,大力创造条件,进行上下游配套项目的招商,吸引台商以“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延长“产业链”,形成“聚集效应”。如今,漳州已经形成了食品、机械、钟表及金属制品等13个特色产业集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