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苏州:本质特征是文化

2008-09-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苏雁 我有话说
奥运会期间,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中国故事”江苏小屋里,世界友人听评弹、赏刺绣,零距离感受苏州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江苏区展演的4大类、17个品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苏州占了近一半。

经过改革开放30年,人均GDP达1万美元的苏州,在市场经济发展大潮中,文化不仅没有被湮没,反而得到了发展。文化与经

济在这一区域共荣共生。这座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续写着一个又一个饱含文化色彩的“和谐故事”。

“专家签字”折射古城保护民主决策机制

摊开最新的苏州地图,“一体两翼”的城市发展格局清晰可见。“一体”就是苏州致力保护的古城,她是苏州文化最重要的符号。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务院在对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指出:“苏州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这为苏州的古城保护指明了方向。然而,苏州的古城保护并非一帆风顺,平地拔起的高楼大厦与挺立千年的粉墙黛瓦、轰鸣的推土机和宁静悠远的古街,曾经是那么令人揪心地对立。但“既要保护古城、又要发展经济”的观念,最终在这里得到了认同,“新苏州”和“洋苏州”成为古城发展的两翼。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荣认为,苏州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文化,这座城市最终给子孙后代留下的不是GDP,而是独具个性的文化。

素有古城“保卫者”称号的苏州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徐刚毅告诉记者:“历届苏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文化的理解,使苏州的古城保护形成了民主决策的良好机制。”重要文化工程开建前,市政府必定邀请各方专家把关规划方案,以便保护历史遗存、恢复旧有风貌。负责城建的苏州市副市长朱建胜告诉记者:“专家组的‘一支笔’,比我的笔重要,工程由他们签字后方可动工。”

得益于此,环古城风貌保护带、山塘历史街区等记载着苏州“老故事”的“文化符号”被一一修复,阊门民国一条街、背街小巷整治改造工程顺利进行。平江历史街区保护规划项目获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委会誉为“城市复兴的范例”。

古城保护,苏州在全国探索出了“六个率先”,即实施城市紫线管理、将文保工作列入各市(县)区政绩考核指标、颁布政府资金奖励引导办法、建立古建筑评估体系、出台文物维修工程准则、制定文物保护单位和控保建筑完好率测评办法。苏州园林实施计算机监测预警系统,一旦变化超过既定数值,管理者就被要求采取措施加强保护。

良好的古城保护机制,使苏州在当今城市发展中独树一帜。“河街相邻、水陆并行”的苏州古城“双棋盘”格局保存如昔,168座桥梁保持了“遥望家家临水影”的江南水乡风貌;古城区14.2平方公里范围内,没有一幢高层建筑。登高远眺,虎丘塔、北寺塔、双塔等遥相呼应,空间轮廓线十分优美。

古城保护的“苏州模式”,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充分肯定。苏州相继有9处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世界遗产研究教育中心选址苏州。

“原真性创新”坚守文化形态多样

8月5日至10日,青春版《牡丹亭》作为奥运重大文艺演出参演剧目晋京演出,向国际友人展示“百戏之祖”的魅力。

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国强告诉记者:“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功利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遗忘,陷入自生自灭的困境。然而在苏州,它们正被传承并创新。我们认为,区域文化的多样性,比GDP更重要。”

苏州制订了昆曲遗产保护的十年规划,构建节(中国昆曲艺术节和虎丘曲会)、馆(中国昆曲博物馆)、所(苏州昆剧传习所)、院(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场(一批昆曲演出场所)“五位一体”。大胆创新,两岸三地联手打造的昆曲《长生殿》、青春版《牡丹亭》两台经典大戏,走进名城、名校,走近年轻观众,场场“一票难求”。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告诉记者:“我们在做让传统戏剧融入现代社会的工程。”苏州昆曲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工程,荣获首届文化部创新奖唯一的特等奖。

苏州科技学院教授居易认为,昆曲的“突围”,是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创新的一个缩影。苏州乃至全国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历来存在着“传承与创新孰轻孰重”的争论。苏州最终选择了“既重传承又要创新”的路子,并坚持在“原真性”的前提下“创新”,这为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长营造了生态空间。

上世纪八十年代,桃花坞木刻年画已濒临灭绝。而如今,记者在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看到,师傅们正在忙碌地完成近百份年画“订单”。社长钱锦华告诉记者:“‘后继有人’是桃花坞木刻年画得以传承、发展的根本。”

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口相传”、“手手相传”的特质,决定了传承人的重要性,苏州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2008年6月,苏州命名了首批民间文学、传统手工技艺等9大类134名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苏州从每年市财政拨款的300万元非遗保护资金中,专为传承人列出了配套扶持经费。今年第三个全国文化遗产日到来时,10位“徒弟”正式向8位白茆山歌传承人“拜师学艺”,他们每周将接受师傅两次以上的亲口传授。

除昆曲和古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外,苏绣、评弹、桃花坞木刻年画等21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在全国城市中十分少见。

“双面绣”集聚城市发展新内涵

专家认为,在全国,经济强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各有不少,然而,像苏州这样经济与文化互动发展、同步繁荣的城市并不多,苏州的和谐发展,其实就是一幅“双面绣”。苏州市市长阎立说,苏州的蓬勃活力和城市竞争力,实则依托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已成为苏州人共同守望的精神家园,成为苏州走向世界的桥梁。

苏州从中国文化的“宁静后院”,走向经济发展的“前台”。如今,122家世界500强企业“扎堆”苏州,除了看中这里的产业集聚优势,苏州文化是至关重要的“媒介”。早期来苏州投资IT产业的一位客商曾说:“苏州人能创作出如此精美的刺绣品,还怕做不好IT产品?”如今,苏州已构筑起一条完整的IT产业链,全球60%以上的鼠标、25%的主机板、18%的显示器均产自这里。苏州人用布局园林的精巧技艺,布局产业升级,把更多企业推上了追求“微笑曲线”两端高附加值的发展轨道。

尝到了文化保护的甜头,苏州更加注重城市发展的内涵。“十五”期间,苏州用于文化建设的财政支出(不含基本建设)超过30亿元。苏州博物馆新馆、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等投资数十亿元的公共文化设施相继建成。苏州博物馆馆长张欣向记者介绍,去年,苏博新馆全年接待海内外观众达60余万人次,博物馆已成为苏州的“文化殿堂”。

在苏州,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是那么和谐与从容。苏州文化的感染力,吸引了来自欧美等地的近3万名外籍人士长期在“天堂”居住。听着客居苏州7年的芬兰籍老外用吴侬软语吟唱《枫桥夜泊》,看着园区和新区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与古城静谧的园林相安相衬,人们对“天堂苏州”有了全新的感受。

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告诉记者,“苏州文化不因循守旧,传统与现代、外来与本土的文化相融合,使苏州文化更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和创新性。”改革开放以来,苏州探索出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继而凝练了“崇文、融合、创新、致远”的城市精神,这都成为苏州率先发展的“宝贵财富”。

相对于苏州传统观念的“小富即安”,苏州如今已具备了海纳百川的胸襟。2007年,苏州推出“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目前已吸引了海内外几十位高科技领军人才来苏创业。2008年1月,总投资36亿元的太湖文化论坛会址在苏州奠基,是继我国博鳌亚洲论坛之后,又一个在文化领域创立的论坛品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