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走到哪儿都能感到党组织的温暖

2008-09-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刘先琴 通讯员 董一鸣、鹏禹 我有话说
本报郑州9月7日电(记者刘先琴通讯员董一鸣、鹏禹)长期以来,外出创业人员的党建工作一直存在着“流出地管不到、流入地管不着”的难题。近年来,河南省新野县积极探索外出创业党员“双向共管”模式,坚持外出创业人员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不仅完善了外出创业党员的管理,还依托外建党组织开展返乡创业工程,促进了当地的经
济发展。

据新野县组织部部长赵鹏介绍,自2006年以来,新野县根据外出创业人员党员分布情况,先后在北京、东莞等地建立了党总支3个,党支部62个。同时出台了《在外创业党员管理办法》,并和流入地组织部门合作建立了每月更新一次的流动党员信息库;采取县乡财政支持等办法,建立了党员活动室,配备了电教设备和图书资料;县委组织部还专门为外出创业的党员设立了咨询服务电话32部,建立了党员服务中心和在外创业党员关爱基金。每年,新野在外创业的党员都能收到县委组织部《致在外创业党员的一封信》。

“现在这种管理办法好呀,我们无论走到哪儿都能感到组织的温暖!”在北京创业的老党员李振云因车祸住院,新野县委组织部通过外建党组织及时了解到情况,先后两次派人送去2000元现金和慰问品。

据统计,新野县各外建党组织共为外出创业党员送去慰问金3万多元,为69名流动党员解决了就业问题,为24名流动党员子女解决了上学难问题,帮助维权30多例,协调有关部门分别到创业人员集中地办理二代身份证、计生服务业务1100多例。

“我们现在实行的外出创业党员‘双向共管’模式,不仅让新野县长期在外创业的党员找到了‘家’,同时各外建党组织也已经成为连接家乡和在外创业人员的纽带。”新野县县委书记方显中说。

新野县以外建党组织为依托,在北京成立了“北京新发地新野蔬菜经营者协会”,在东莞成立了“东莞市新野商会”,推行“支部+协会”、“支部+商会”工作模式,从而把更多的创业人员凝聚到党组织周围,同时还把管理服务创业党员与“引才、引智、引资”相结合,为家乡发展搭建“金桥”,带动了新野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女强人”王馨回乡投资8000多万元,创办了新野鼎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党员王廷伟回乡投资1.5亿元,创办了新新鞋材有限公司和新新光电有限公司。据统计,全县共有600多名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回报家乡,累计带回、引进资金10亿多元,兴办各类实体200余家,新增就业岗位万余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