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三性并茂”:幼儿需要的阳光教育

2008-09-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向葵 我有话说
本文所说三性”是指“天性、心性和个性”。天性指自然对人发展的规定性,也是人身上的自然属性。心性是指自我本真、自我认识、自我发展及其维持社会关系和谐的个人品质,即“真性情”。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阳光教育”,顾名思义,只有当每一个幼儿内在的幸福感在早期建构达到完善之时,整个社会也就拥有了
阳光生命,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这种社会环境再反哺个人内心,从而真正达到和谐统一。这种和谐统一,就是“阳光教育”的本质。

要使这种阳光教育的本质在实践中得以彰显,首先要将幼儿是否能获得幸福放在首位。教育是指向人未来的事业,幼儿教育是这个事业的“启蒙工程”。那么,幼儿教育到底应该给孩子些什么东西,让他们会受用终生?我们认为要给孩子们获得幸福体验的心理力量。孩子的幸福来自于孩子的需要,而不是成人的需要。比如孩子喜欢玩水、玩泥巴等,这些活动能让他产生成人无法替代的快乐与幸福体验。但成人却认为孩子所学知识越多越好、所练技能越强越好。钢琴、画画、书法、舞蹈、外语等诸多学习就这样被家长灌输给了孩子。因此,我们提出“儿童第一”的教育原则,即要求教育不以任何人的愿望与要求来取代儿童自己的愿望与要求,将儿童的需要、情感、快乐放在第一位,儿童成为教育的真正首席。其一,儿童的成长需要受到了尊重。人的需要被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等等。而幼儿的每一层次的需要都有其特殊性。比如,幼儿的生理需要就是一些吃喝拉撒的小事情,得不到及时满足就不高兴、不幸福。再如,每个孩子都有集体归属需要,当孩子在班级独自讲故事时,需要来自小伙伴、教师的支持。如果不能及时给予他掌声与鼓励,可能就会使他垂头丧气、感到失落。满足了孩子的这些需求,也就实现了“儿童第一”的教育原则。其二,儿童活动的方式受到了尊重。在整个幼儿时期,游戏是他们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孩子们的好奇心、好问心、爱创新、爱动脑筋的习惯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孩子在游戏中学会了遵守游戏规则、分担责任、克服困难、谦让合作。随着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社会知识、心理知识的增多与丰富,其各种心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积极适应他人、适应集体、适应任务要求的心理品质也逐渐发展起来。

其次,在阳光教育中,天性、心性与个性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天性是阳光教育的基石,是人发展的内在潜力与前提。心性是天性的外延,是阳光教育的内核。即是在“人之初,性本善”的天性基础上,通过内心的不断丰富、调节、修正来完善自我,从而形成生命中所有美德的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监控与评价。而个性,则是前两者获得与展示的载体,是阳光教育的象征。因此,“三性并茂”的阳光教育,就是让幼儿在葆有天性的基础上,从心性的和谐发展中寻找符合个性特征的生命平衡点。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培养的幼儿,天性才能自然纯正、心性才能敏锐明利、个性才能和谐健康。也就是说,“三性并茂”的阳光教育是人性和谐统一的教育。

那么,如何进行“三性并茂”的阳光教育呢?

其一,葆有天性。天性是指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潜能。因此,正确权衡天性与教养在儿童发展中的关系,是培养幼儿各种能力的关键。为此,要尊重与遵循并重。所谓尊重,就是要认同幼儿的先天属性。教育者不要永远指挥幼儿的双手,否则他们的头脑将变得无用、愚钝、僵化。“遵循”是指教育应当遵循孩子的“语言”,顺应孩子金子一般珍贵的好奇心,而不应轻易打压。遵循并不是完全地放任,而是在顺应的前提下适当地引导,充分利用周围的有利条件,培养心智能力结构的张力。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理解幼儿,在掌握幼儿不同阶段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观察幼儿的情绪与行为。这样就会发现,原本在你眼里幼儿所犯的错误,其实是你对幼儿的误读;原本在你眼里幼儿那么幼稚、可笑的行为,其实是这个阶段的幼儿探索未知世界的方式。要使天性与教养互动。尊重幼儿的天性并不是无条件的,而是要以正确的引导为前提。在葆有天性的同时,注重对幼儿的教养。这就是所谓的“互动”模式:天性决定教养的方式,教养诱发天性的发展与成熟。正确的教养应该没有刻意雕琢修饰的痕迹,而是在清新自然中得以实现。对天性的顺应其实就是对生命的呵护,学习的目的是让幼儿发现自己的潜能,而不是“牺牲”天性。

其二,启蒙心性。我国传统儒家思想认为,“心性”衍生出“德行”,而德行是一个人品格的保障。使幼儿从小就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应该从“心性”抓起。在天性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幼儿的“精神家园”应该随之建立。幼儿的精神世界是需要启蒙的火炬点亮的,启蒙儿童心性的智慧火炬有两把:道德与知识。

其三,注重个性。培养个性要把握“度”。可以说,个性是孩子天性和心性的结合与升华。因为天性的纯朴所以让生命变得多彩,因为心性的端正所以让生命保持纯洁,而这二者结合,恰恰就是一个孩子的个性。个性的正确培养,关键是一个“度”字。并不是所有的个性都有利于幼儿成长,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促进幼儿的个性在有利、合理的范围内健康发展。培养个性强调磨练。家长的溺爱及教师的限制不仅阻碍了幼儿的个性发展,影响了他们的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而且还容易养成“依赖”和“恃宠而娇”的性格。因此,要想让幼儿的个性健康,就要让幼儿学会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独立决策、独立行动。幼儿只有经历过生活,才能在生活的过程中磨练出自己的性格。家长与教师要做的,就是在适当的范围内给幼儿自由,让他们运用先天的敏感和后天所学的知识去认识身边的世界。培养个性要以尊重为本。针对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实行尊重差异、尊重需要、尊重习惯、尊重表现、尊重错误的“五尊重”教育。尊重错误,即不要将孩子原本的顽皮、淘气或天性误解为错误,而是要以孩子的年龄为起点看待孩子的错误。

幼儿的生命,正是早上那一缕和煦的阳光。“三性并茂”是对生命的奠基,“阳光教育”是对幼儿的承诺。以天性的纯真让幼儿释放本真,以心性的高尚让幼儿明辨是非,以个性的独特让幼儿飞扬神采,这就是“三性并茂”的教育所应该带给幼儿的。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