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苦自学,“小
工”变“高工”
1973年,20岁刚出头的郑启湘从部队复员,来到长江航道局洪湖航道处仪修组当上了一名普通的仪修工。从小就喜欢捣鼓电器的郑启湘,非常热爱眼前这项工作。就在他憧憬着在新的岗位上大干一番时,不懂技术的现实却成了拦路虎。
那年冬天,长江中游界牌水道吃紧,航标灯损坏严重,再加上当时航标灯和其他仪器的故障率很高,整个冬天,仪修组的师傅们都在没日没夜地加班。工作时,师傅们一个个判断准确、手脚麻利地抢修着航标灯和仪器,而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郑启湘只能站在他们旁边打下手。此时,他深切体会到,没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寸步难行。
白天修理航标灯,晚上学习电器知识,无论出差还是下现场,郑启湘总是把书随身带,走到哪儿学到哪儿。正是在这种不服输的性格和好学苦学的“钉子”精神激励下,郑启湘一步步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断解决工作中出现的一道道难题,专业水平和业务技能突飞猛进。到1982年,郑启湘已开始担任洪湖航道处仪修组组长,由外行变成了内行,“小工”变成了“高工”,成为一名出色的修理能人。
2008年,他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2007年、2008年,他连续被长江航道局破格晋升为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
锐意创新,研制出长江上最好的节能航标灯
郑启湘研制太阳能一体化新型航标灯始于2000年。
当时,长江航道上使用的航标灯绝大多数是白炽灯和霓虹灯,不仅耗电量大,使用周期短,而且易损坏,灯光亮度和色泽也不够。看着仪修组里堆满了更换下来的废旧航标灯,郑启湘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研制出长江上最好的航标灯。
这时,郑启湘已领衔成立了“明灯QC小组”,拥有了一个技术团队,人才队伍和研发实力大大提高。
航标灯是由光源、电路、蓄电池、外壳等部分组成,要研制出最好的航标灯,就必须要让航标灯的各个部件成为最好,然后再加以整合。于是,郑启湘决定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各个击破。
首先,郑启湘从改进航标灯光源着手,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他和他的QC小组终于研制出了新型一体化航标灯光源。新光源亮度是老光源的两倍,而耗电量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2003年,这一研制成果获原交通部优秀奖,2004年11月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位资深航标专家在评定这一成果时说:“新型航标灯光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以后的近3年时间里,他带领QC小组相继完成了航标灯电源、太阳能电池板配套等一系列课题的研究,完成了航标灯外壳的定型、航标灯实际数据的测试等,终于成功研制出“HD100型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
2008年6月,郑启湘的“HD100型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参加全国总工会组织的第三届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结果在733件参展成果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
带病攻关,成就长江“航标灯王”
熟悉老郑的人都知道,老郑一身都是病。高血压、痛风、肾结石缠身,同时他还是一个只有百万分之一概率的独肾人。
1984年,郑启湘肾结石发作,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洪湖航道处在最短的时间将他送到长航医院救治。在抢救检查过程中,长航医院的医生们发现郑启湘只有一个肾,这是在一百万人中才有一个的特例。及时的救助,终于把郑启湘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住院期间,一名老医生告诉他:“你的生命再晚三个小时可能就不属于你了。”此后,郑启湘会经常回想起老医生的话,更加珍惜生命,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2006年3月,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进入最后测试阶段,郑启湘的肾结石又发作了。前三次尿血他都瞒着老伴,直到有一天晚上11点多钟,他的排尿成了酱红色,并且疼痛加剧,这才叫醒老伴,一起赶到医院。第二天早上,疼痛稍有缓解,他又匆匆赶到单位测试航标灯的数据。三年来,关于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的测试数据,郑启湘保存了满满一个文件盒,有几万个数据,每一个数据都浸透着他的辛勤汗水。
郑启湘工作时很少管家里的事情,为此老伴没少埋怨他。每次他都是满口答应,可事后又“屡教不改”。郑启湘对航标灯的痴迷让老伴从最初的怨他、烦他,到后来渐渐理解他、支持他。但是,老伴还是常常忧心忡忡地对别人说:“老郑这条命是悬在半空中的!”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郑启湘研制的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正在长江沿线推广应用。其中,他的9项技术革新成果已累计创下直接经济效益几百万元。也许,在未来几年,他的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将点亮长江,点亮中国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