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残奥会回眸

2008-09-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小兵 张凌云 我有话说
北京2008年残奥会的召开,使残奥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残联副理事长、国际残奥委会执委申知非,请他介绍残奥会的起源、北京残奥会的特点等相关情况。

记者:据资料显示,残奥会起源于二战后伤残运动员进行的康复锻炼,请问是这样吗?

申知非:可以这样说。残奥会的起源,得追溯到二战后的欧洲。为了让在战争中因脊髓受损导致下肢瘫痪的士兵能够尽快康复,1948年伦敦第14届夏季奥运会期间,英国的神经外科医生路德维格・格特曼爵士和一些热衷残疾人事业的知名人士为一批轮椅运动员组织了自己的运动会,称为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4年后,国际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联合会在英国成立,并于当年举办了国际残疾人运动会,这也就是残奥会的前身。此后,国际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每年举办一次。

1960年,在罗马第17届奥运会结束两周后,来自世界23个国家的400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在罗马举办的第九届国际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而这届运动会后来也被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为第一届残奥会。从1960年开始,残奥会每4年举办一次,1988年汉城第八届残奥会以后,形成了每届残奥会和夏季奥运会在同一城市举行的惯例。48年过去了,从最初的只有23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运动员报名,到北京2008年残奥会148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选手参赛,残奥会的规模和影响力在不断扩大,这不仅标志着时代的发展,也体现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

记者:残奥会到今天已经举办了13届了,一届比一届参加人数多,一届比一届影响大。您认为哪几届残奥会具有历史意义呢?

申知非:首先,是1960年在罗马召开的第九届国际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共有来自世界23个国家的400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比赛项目有轮椅篮球、射箭等,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是现代残奥会的雏形,被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为第一届残奥会,具有里程碑意义。

1984年残奥会分别在英国斯托克・曼德维尔和美国纽约举行,我国首次派选手参加了在纽约的比赛,拉开了我国参加残奥会的序幕。北京盲人运动员平亚丽获B2级别的跳远金牌,实现了中国残奥会历史上“零的突破”。

1988年汉城残奥会是一届开创了残奥会历史的运动会,这届残奥会为参赛运动员提供了与奥运会运动员相同的设施和场地来进行比赛,首次实现同一城市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模式,使残奥会的规模得到很大的拓展。此后的残奥会均照此模式运行。

2000年悉尼残奥会也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残奥会,国际奥委会与国际残疾人奥委会在悉尼奥运会上签署协议,确定了两个组织之间未来关系的基本原则。这是国际奥委会对残疾人体育运动支持的一次重要发展。2001年6月,双方进一步签署协议,以保障残奥会的组织形式,并确立奥运会和残奥会“同时申办,同城举行”的实践模式,即当一个城市申办奥运会同时申办残奥会。该协议涉及残奥会的总体范畴和组织工作,旨在为奥运会和残奥会的组织举办建立类似的原则。

记者:我国从何时开始残奥征程?中国残奥军团在历届残奥会上的成绩如何?

申知非:1984年第7届残奥会分别在美国纽约和英国的斯托克・曼德维尔举行,由24名残疾人运动员组成的中国代表队首次参加了纽约的比赛,拉开了我国参加残奥会的序幕。

2000年悉尼第11届残奥会上,我国获34金22银16铜,位列金牌榜第六位,书写了中国残奥史上辉煌的一页。第12届残奥会2004年9月在希腊雅典举行,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金牌63枚、银牌46枚、铜牌32枚,奖牌总数141枚。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在136个参赛国家和地区中双双名列首位,取得中国残疾人体育在残奥历史上的重大突破。在我国运动员参加的6届残奥会中,我国先后有415名残疾运动员出征残奥赛场,为祖国夺得143枚金牌、118枚银牌和85枚铜牌,并且129次打破世界记录。

记者:北京残奥会与历届残奥会相比,有哪些新特点?

申知非:首先,北京2008年残奥会,是第一次由一个组委会同时承办两个奥运会,在奥林匹克历史和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参赛国家和地区、参赛人数达到历史最高。北京残奥会共有148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运动员参加。

第三,北京残奥会第一次根据协议向各参赛代表团配额内的人员提供免费国际旅费,并且依照惯例,提供免费食宿,并免收报名费。这一承诺受到国际残奥委会和各国的高度评价。

第四,中国首次参加残奥会的全部20个大项,即射箭、田径、硬地滚球、自行车、马术、5人制足球、7人制足球、盲人门球、柔道、举重、赛艇、帆船、射击、游泳、乒乓球、坐式排球、轮椅篮球、轮椅击剑、轮椅橄榄球、轮椅网球。除帆船在青岛、马术在香港举行外,其他项目均在北京举行。根据残奥会规则,所有项目将根据运动员的残疾类别和残疾程度进行分级,共设472枚金牌,以保证体育的公平竞争和比赛安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