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9月21日电(记者李海秀)随着北京残奥会的胜利闭幕,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社会志愿者圆满地完成了赛时志愿服务任务。今天,部分赛会和社会志愿者走进了“蓝立方”,与城市志愿者一道继续奉献爱心,开展志愿服务。
据了解,遍布街头、承载着志愿者梦想的一个个温情小屋――“蓝立方
记者在西城区北京图书大厦站点看到,北京奥组委国家体育场场馆团队观众经理郝庆斌、北京大学的赛会志愿者陈少毅、高峰等来到站点,与城市志愿者一起开展志愿服务。郝庆斌说,在国家体育馆做观众服务团队志愿者管理工作的他,今天是利用总结轮岗休息时间来站点体会一次彻底的志愿服务。而北大的两位赛会志愿者则表示,“以前在场馆服务,感觉赛会服务的特点是专业性强、节奏快、强度大,而今天在‘蓝立方’的服务,感觉这里的服务其实专业性也很强,对服务礼仪、知识领域的要求同样很高。不同的志愿服务岗位,对我们的成长都有帮助。”
在宣武区大观园站点,城市志愿者、赛会志愿者、社会志愿者的代表齐聚“蓝立方”,向市民、外国游客展示“宣武城市志愿者画卷”,介绍宣武区志愿服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并送上“红叶邀请函”,邀请大家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记者了解到,残奥会后,宣武区志愿者将把服务向社区延伸,针对社区老人开展“关爱服务”,针对社区未成年人开展“快乐引导”、配合居委会开展“绿色行动”。
高敏作为“兴奋剂检查官”的赛会志愿者,与化工大学的赵四方今天一起来到王府井的“蓝立方”服务站点,继续志愿服务,她们说:“志愿服务不分地点,不论内容,只要群众有需求,我们愿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其实城市志愿者比我们赛会志愿者还辛苦!”
在海淀区奥运大厦站点,也有一些赛会志愿者、社会志愿者、治安志愿者来到这里,与城市志愿者一起志愿服务。他们开展了“给残疾朋友多一点关爱”的活动,邀请过往行人,体验盲道、坡道等无障碍设施,呼吁更多的人平时能多关注关爱残疾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