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善于从自然灾害中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的民族,必定是日益坚强和不可战胜的。”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今天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作出的深刻阐述。在这个大会上,人们感受到一个民族的思考和智慧,奏响了战胜灾难更好更快发展的昂扬向上的激情乐章。大家表示,从灾难中勇敢地站起
抗震救灾精神是全民族的财富
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前,专题电视片又把人们带回了那段与死神抗争、与灾难拼搏、与时间赛跑的日子。尽管汶川大地震已成为过去,但那种悲伤依旧揪心。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提议,全体起立,向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向在地震灾害中不幸罹难的同胞们默哀。此刻,深切的思念和沉痛的哀悼,萦绕在人民大会堂内外。人们说,灾难是磨难,也是考验,而中国经受住了这场灾难的考验,组织开展了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生命,最大限度地减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将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熠熠生辉。
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全民族的财富,与会同志对此感慨万端。他们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种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是我们的人民和民族在生与死、血与火的严峻考验中的本色反映,是中华民族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内在力量,显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旺盛生命力;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则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敢于胜利的民族品格,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勇气,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勇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精神支柱;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是中国人民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推动力量。
从灾难中收获宝贵的启示
在受表彰者中,架着双拐,身着绿军装,胸带红花的范后雄十分显眼。身为四川雅安某预备役步兵团政委的范后雄,是参与一线救援的14.6万名人民子弟兵的一员。我们的子弟兵承担起抗震救灾中最紧急、最艰难、最危险的任务。“在灾区我们流汗、流泪、流血,都是值得的,因为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范后雄说出了广大子弟兵的心声。而在这场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斗争中,人民子弟兵的英雄壮举使人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最温馨,人民群众最可敬,人民子弟兵最可爱,中国共产党人最贴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显著政治优势。
人们说,这场灾难还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检阅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从中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社会主义中国具有强大发展活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孙国利是今天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言的四位代表之一,她是四川省公安消防总队成都市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是带领800余名官兵最早到达灾区进行专业救援的巾帼英雄。她表示,要以这次受表彰为新的起点,全力打造一支最强、最优、最专业的消防救援队伍,要坚决做到在任何时候拉得出去、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在危急时刻豁得出去,为防灾减灾再立新功。
通过灾难进一步认识和尊重规律
山东省建设厅的王迪生也是受表彰的抗震救灾模范,忆起在重灾区北川擂鼓镇援建板房的过程,他说,当地山势不平,全镇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平地要安置2万羌族群众,因此,他们只能根据当地特殊环境,建设板房时不再选择一字排开,而是变大为小,零星布局。王迪生充满感慨地说,胡锦涛同志今天在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对人与自然的认识充满辩证思维,对于各地今后的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与会同志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次灾难也使我们对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有了更多的思考,如何进一步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是我们今后应当研究的重要课题。
“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锲而不舍地探索和认识自然规律,坚持按自然规律办事,不断增强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能力,就一定能够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就一定能够做到让人类更好地适应自然、让自然更好地造福人类。”胡锦涛同志今天在大会上的精辟论述给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人们由此看到了我国未来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发展的宏伟蓝图。从这种意义上说,此次抗震救灾必将成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新阶梯。
(本报北京10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