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第二季度以来,我国的GDP增长连续四个季度下滑。经济减速源于出口和投资增长放慢。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的出口量增长从2007年7月份的28.5%放缓至年同比5.9%,第二季度的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也下跌至接近5年最低。而目前消费仍然保持良好势头。今年6月份名义零售增长达到12年来的最快速度,而实际增长率也创
投资、出口、消费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当出口拉动经过多年狂奔已略显疲态时,增加消费和投资以拉动内需便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务实之选,而扩大消费在其中的比重更是被业界寄予厚望。
出口拉动力量渐弱
在中国社科院经济形势分析组沈利生最新出炉的《“三驾马车”对经济拉动力评估》一文明确指出,2002年至2007年五年间,出口、投资、消费三者增长对我国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占比分别为45%、30%及25%。
入世是促成我国出口井喷式增长的重要原因。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我国当年的出口量是2662亿元,此后,出口量以年均28.9%的增长率迅速提高,到2007年,总量达到1.2万亿元,增加了近5倍。
在全球经济下行,国际需求下降的大背景下,加之人民币升值、从紧的货币政策、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今年以来,以电子产品、纺织品为主要出口对象的国内中小制造企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重创,直接导至我国出口增速下滑。据沈利生测算,目前出口增长对经济的拉动已经降到20%左右,对经济的拉动力大大下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多年来的出口导向型战略在目前形势下将难以为继,经济增长不可能继续由大规模劳动力和资源的投入来带动。从原来以外需为主导的经济增长,调整到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增长,进而转向劳动生产率提高和技术进步为主要动力的增长已经势在必行。
国际经验证明,不以消费为根基的经济体,其经济增长走势难以预测,也不可持续。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霍德明教授表示,中国是一个大国,大国经济最终势必要依靠内需才能长久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国际经济震荡可能带来的冲击。
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一般来说,将投资与消费称为内需,出口则为外需。1998年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扩大内需几乎是每年宏观调控的主题。但是,内需却年年启而不动。内需不振不在于投资,而在于消费。2000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份额为63.8%,到2006年则降至38%。2001年以来,投资对GDP的贡献连续6年超过消费。
专家认为,我国有着长期致力于应对通货紧缩的经验,主要是以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为主,大力吸引外资。但是,当前我国在刺激经济的同时要防止通胀,并由于产业转型压力而对投资提出更高要求,即不能继续重复性地基础建设和低端产能投资,因此不能大幅放松货币政策刺激投资。拉动内需主要以刺激消费为主,投资为辅。
2007年,我国人均GDP达到2456美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投资,成为消费、投资、出口中贡献最大的一项。
这一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目前来看,实现消费对经济的持续拉动也面临许多挑战。
沈利生认为,与出口、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同,消费增长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在短时间内大幅提高消费增长率并不现实。他表示,消费的增长与居民收入的增长息息相关,而收入的增长是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收入增长的速度不同,也带来了收入差距的扩大。但是收入增量用于消费的部分,即“边际消费倾向”在不同收入阶层表现是不同的,往往收入高的人“边际消费倾向”低,而收入低的人则高。
“举个例子,同样是收入增加10元钱,低收入者可能拿出5元钱用于消费,而高收入者可能只会拿出2元钱。”沈利生说,“因此要增加消费的比重,不光要提高居民收入,关键是要提高低收入者的工资。”
与此同时,吸纳了全社会75%就业人员的中小企业遭遇经营困境,普遍面临产业升级的压力。不少高资源能耗、低技术含量、低效率的企业会被淘汰,这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必然阵痛,也势必会对就业带来冲击。加之当前国际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价格上涨压力较大,这些不确定因素增加了经济运行的风险,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全社会消费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由2007年的17.23%下降到14.4%,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可比增速由12.6%回落到6.3%。消费者对经济走向的预期、购买耐用消费品的意愿,都比去年有所下降。
巴曙松认为,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经济调整正朝着预期有利的方向发展,投资和消费得到进一步改善。但应该看到,无论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还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压力会长期存在。
启动消费任重道远
央行日前发布的《上半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在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以及产业和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我国经济发展依然有较强的内在动力和活力。虽然外部需求增长减弱,可能间接对国内投资和消费产生一定影响,如部分出口企业产能过剩、投资减少,但总体看,支持投资和消费保持相对较快增长的因素没有改变。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住房保障、加大节能减排以及灾后恢复重建等客观上都会产生投资需求,加之各方面发展热情较高,可能推动投资保持相对较快增长。同时,得益于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居民收入逐步提高等因素,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总体呈上升趋势。
2008年第二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市场指数为历史同期第二高位,国内订单指数仅低于同期最高值0.1个百分点,判断国内订单“饱满”和“一般”的企业达到93%。二季度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也显示,贷款需求指数继续保持高位,达到68.8%,为2004年调查以来的同期最高值。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市场需求比较旺盛,内需拉动作用较强。
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此间举行的中日投资促进机构第15次联席会上透露,到2009年,中国将成为亚洲最大的消费市场,文化娱乐、住宅、旅游等占国内消费的比重将越来越大。陈德铭说,中国目前是全球消费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近5年,中国消费年均增长13.1%。今后即使年均增长10%,到2020年,消费规模也将超过30万亿元。
当前的关键是如何启动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沈利生认为,在货币政策从紧的情况下,应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产业转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这个角度看,减税不失为一剂“良方”,不仅可以降低企业转型成本,增加支出用于扩大再生产,也有利于理顺国民收入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制约消费的不单是收入,还有失业、住房、养老、医疗、教育、保险等,如果人们在这些方面的预期消费支出增加,即使家庭总收入增加了,也不愿增加即期消费。专家认为,财政刺激措施要尽可能多地集中于民生领域,包括增加在公共服务和产品上的供给,以及加快推进居民的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攒钱防老、攒钱防病是许多中国老百姓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例约4.7%,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相同经济水平的国家。专家指出,一个覆盖广泛、科学先进的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可以大大提高居民的生活预期,降低国民经济负担,减少因疾病、养老带来的经济损失。宽松的消费环境,将有助于为老百姓的收入松绑,使其增加的收入能大胆地转化为消费,而不再是银行户头上增加的数字。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加快推进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能力,激发出市场中最大的消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