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参与的广泛性是农村文化活动的基本要义。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民参加健
特色,农村文化的生命力
传统文化之所以能长久流传,就是因为它生于斯长于斯,是农民能够接受、乐于欣赏、愿意发展的,无论时光流转,它始终扎根于农民心中。而这也正是农村文化生命力之所在。商丘市敏锐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下大力气开展“特色乡村”建设,找到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对其进行引导、帮扶,使之成为该地区最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
永城县茴村是远近闻名的“书法村”,全村有5个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8个省书协会员,全村1600多人个个都是书法爱好者。带着好奇,记者冒雨走进书法村。因雨,不少村民聚在村民活动室里切磋书法,屋里墨香四溢。墙上、地上、桌上到处是书法作品,隶、楷、篆、草、魏碑,各种字体都能找到。记者与正在写草书的村民李红光聊起来。39岁的他从小就喜欢书法,与村里其他人一样,除了受家庭熏陶外,村里的小学又设有书法课,不学都不行,所以村里人人都能写上几笔。围在旁边的村民也七嘴八舌地说,这个村有练习书法的传统,男女老少一有空就练书法,有的一家三代都练,属于自娱自乐。2004年村里成立了书画协会,办起了书法展厅和家庭书法展,每年还举办书法比赛和笔友会,村民们的兴趣更浓了,书法创作水平也不断提升。
如果说“书法村”是以“静”陶冶情操,那“舞蹈村”则是以“动”促进和谐。“舞蹈村”――柘城县路庄,这里的民间舞蹈是一种说唱与舞蹈相结合的艺术,在上世纪50年代曾经十分兴旺,村里15岁以上的男性都会表演。随着时代的变化,村里的壮劳力大都从事运输和土产加工,没有时间和精力跳舞了。2003年,退休教师路统州率先带着几位老头将荒疏多年的舞蹈拣了起来。此举激发了全村人的兴趣,尤其是中老年妇女们非常积极。一支以老头为核心、妇女为主力的路庄舞蹈队就此成立。除了排演传统的舞蹈外,路统州还结合新农村建设,创编了大量讲解国家政策、反映身边变化的说唱节目。记者看了一次舞蹈队的彩排,有为北京奥运加油的表演唱,有解读富民政策的三句半,还有反映干群关系的豫东坠子,加上传统的竹马、旱船、舞龙狮、腰鼓等拿手好戏,十几个节目,各个都有亮点。路统州对记者说,各级政府不仅给予资金上的大力支持,还为他们联系参加各种演出。村干部说,舞蹈队不但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而且改善了人际关系。
在商丘,除了书法、民间舞蹈,还有工笔画、吹唢呐、泥塑、杂技、戏曲、编织、宫灯制作……一批具有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项目、民间艺术表演项目成为农村文化发展的主要内容,传统文化穿越时空在当代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队伍,农村文化的繁荣路
在抓住地方特色的同时,商丘市还着力培养一批队伍以带动一方群众。他们组织专业对口的业务人员对文化骨干和群众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艺术能力、壮大发展人才队伍,促进文化特色乡村的建设向高品位发展。
豫剧在当地有相当深厚的群众基础,唱演豫剧是广大农民十分喜爱的文化活动。作为商丘市最大的专业表演团体,商丘演艺集团除了每年为基层农民送戏一百多场外,还主动承担起了为农村培养文化带头人的任务。他们在走乡串村演出的同时,对当地的文艺骨干进行辅导和培训,留下了一批“不走的”演员。
商丘市的一些县乡还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恢复了一批绝技,扶持了一批传承人,并以此带动整个村庄的文化活动。梁园区侯庄的花鼓舞是源于清嘉庆年间的一种当地特有的舞蹈形式。200多年来,其传承始终未断,第四代掌门人赵明亮仍健在。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71岁的赵明亮与老伙伴们重新排练,侯庄的花鼓舞团开始恢复演出。然而由于花鼓舞有诸如劈叉、倒立行走、高台跟头、翻、滚、扑跌等许多难度较高的技巧,所以演员的年轻化成为当务之急。于是政府又帮助他们吸收了一批年轻的演员,如今,第五代传人已成长起来。市、区文化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还陆续投入5万余元,对花鼓舞进行了业务培训和指导,更新了一批服装道具、伴奏乐器。各级政府还积极安排他们参加各种演出活动和汇演比赛,使演员们的技艺有了更多的展示机会。
在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乡村,商丘市还实现了文化活动由政府主导举办向农民自主开展的转变。享有“豫东第一村”美誉的梁园区解放村,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和交通区位优势,经济迅猛发展。与此同时,村里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方针指导下,开始思考如何才能使文化活动既可满足群众的不同追求又能保证健康向上的品格。他们在充分走访群众、结合本村实际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方案。目前,由村里累计投资21万多元,群众自愿成立了女子中年盘鼓队、荷花戏剧团、老年秧歌队等,从而适应了不同年龄、不同口味群众的文化需求。他们还请来专业人士进行手把手的辅导,使村民的演出水平突飞猛进。这些团体不仅丰富了本村村民的文化生活,而且经常在周边地区义务演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产业,农村文化的生长点
资金投入可谓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节点。政府投入可以解决一时之需,但绝非长久之计。要想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变资源为资金――发展文化产业成了必由之路。
说起“唢呐村”,在商丘可谓无人不晓,它的真名“柘城县洪恩乡马庄”反倒叫的人少了。记者到达唢呐村那天,正赶上阳历和阴历都是十八,办各种喜事的特别多,村里大多数青壮年都被请去表演了,只有些老人、妇女、儿童在家。随便找了几个人,居然个个都吹得有腔有调,有些女子还能表演难度挺高的节目。据村干部介绍,村里现在上至80多岁的老人,下至5、6岁的儿童,绝大多数人都会吹唢呐,就连嫁到村里的媳妇也都学会了这种民间文艺表演。如今,唢呐表演已发展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全村有表演队伍98支。
与唢呐村相比,民权县的“画虎村”――王公庄文化产业的发展则更显成熟。工笔画原来只是王公庄村民的业余爱好。上世纪80年代起,王建民、肖彦卿、王培双、王培震四位村民开始以卖工笔花鸟画为生。1998年,他们转画老虎。当年,他们画的第一批7张老虎图以每张100元的价格卖出,这在当时如同天价。消息不胫而走,越来越多的人拜到四位“虎王”门下学艺。
2006年,村里成立民权县王公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把村里的绘画资源重新整合,统一宣传、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形成了绘画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目前,画虎村的作品全部以销定产,实现了零风险,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都有他们的销售点,还有20%的作品进入了美国、新加坡、韩国等国际书画市场。据介绍,去年这个村绘画达5万余幅,创收1500万元。
挣钱了,公司更加注重作品的质量。除了用传统的以师带徒、以画代教的方式提高整体绘画水平外,公司还出资选送一些有基础、有眼光、有市场意识的绘画骨干去专业院校培训,同时邀请国家级、省级著名画家到村里来现场指导,使公司在创作水平、文化内涵方面获得提升。
在投入再生产的同时,村里还拿出大量资金用于村民的文化素质提高。投资600万元的农民绘画艺术中心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前可完成一期工程;村里的图书馆、阅览室也正在积极筹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