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最美的景物往往都藏于幽深的山谷之中,然而层峦叠嶂的天山峡谷却怎么也遮不住充满神话色彩的天池。“半空千顷水,展望即痴迷”,吟诵着描写天池的词句,不知不觉间,巍巍天山渐行渐近。放眼望去,山顶白雪皑皑,山腰云杉如海,地面上扑面而来的翠绿夹杂着不知名的野花,一直为我们铺到天山脚下。
天
下了车,我们转乘缆车上山。缆车在几十米高的云杉林中间向上攀升,远处群峰高峻,幽壑险峭。西南望去,是海拔5445米的雄伟的博格达主峰,在它左右又有两峰相连,看上去,三峰并起,突兀插云,状如笔架,形成了著名的“雪海三峰”奇观。天池风景区就仰卧在天山的怀抱中,是典型的“高山出平湖”,这使豪放的西域风光中流露出些许婉约。不知什么时候,缆车里响起了音乐,那高原特有的悠远嘹亮和着神秘秀美的景象,令人仿佛置身在亦梦亦幻的境界。
清晨的天池一片静谧,天池边芳草如茵,周围树木丛生,池水湛蓝清澈,宛若绸缎。雪山、冰川、森林、白云、蓝天,层次不同色彩各异的景象倒映在水面,形成了一幅天然的巨画,令人拍案惊奇!一艘艘快艇在湖面上划过,漾起的波纹活像一把把剪刀,把巨画剪成碎片,但旋即又恢复成原样。难怪大文豪郭沫若来此游览时,触景生情,留下了“一池浓墨盛砚底,万木长毫挺笔端”的浪漫诗句。
“天池”古亦称“瑶池”、“龙潭”,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有说是西王母宴请周穆王之地,“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李商隐的这首千古绝唱就因此而来。也有把天池说成是西王母梳妆台上的镜子。其实,据史籍记载,“天池”之名源于清朝乾隆年间时任乌鲁木齐的都统大臣,他率骑来此之后,借碑刻“见神池浩淼,如天镜浮空”中的“天”、“池”二字命湖名,一直沿用至今。徜徉湖畔,仰望一片苍穹,俯察万顷碧波,倾听阵阵松涛,真让人流连忘返。
在天池北岸,有一棵古榆树,冠大如伞,面湖而生,人们把它称为天池的“定海神针”。相传因为西王母在瑶池举办蟠桃会时没有邀请瑶池水怪,于是水怪便兴风作浪,王母盛怒之下,投下一枚宝簪,镇锁水怪,那宝簪即刻化成一树,立定湖畔,水怪从此再也不能兴风作浪了。近年来,不知是因为西王母抑或是“定海神针”起了悲悯之心,还是因为水怪又修炼出了脱身魔法,关于水怪现身的种种说法一直不绝于耳,一时间吸引了众多目光,也为人们的游览平添了一份谈资和期待,更给本已神奇的天池又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塞外有雪莲,生崇山积雪中”,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曾这样介绍雪莲。是的,在天池周围海拔三四千米的崇山峻岭中间,无论是石缝、岩壁,还是砾石坡,每每盛夏,雪莲便应时绽放,而且香味奇特,花的外围有十多瓣玉白色或者淡绿色的半透明膜质苞片,中间拢着一颗紫色的半球形花心,亭亭玉立于高山风雪之中,为冰雪王国增添了一片妖娆。此时,当地的哈萨克族人都喜欢攀山采摘几朵插在自家的毡房上,以祈愿吉祥兴旺的生活和纯洁高尚的爱情――我想,那首叫《雪莲》的歌也许就是他们在攀山采摘时的真实心声吧?
下山的路上,不禁有一种依依惜别的情愫,头脑中也又一次想起前人的那首词“……松涛起,芳草动,牧人驰。风光都聚首,斜日散轻蹄。我把湖光姿色,编做花环顶戴,且看满头诗。豪兴终无尽,再待隔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