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合肥10月19日电(记者李陈续)秋高气爽的江淮大地上,安徽各地农村比往年显得格外忙碌:“大包干”发源地的凤阳县,农民们忙着建食用菌养殖大棚,加入专业合作社;皖东南宁国市的群众忙着与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签订加盟合同;而合肥市大圩乡的农民一边忙着招呼城里的游客,一边盘算着下一步怎么提
安徽是30年前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发端之地,也是农村税费改革、农村土地流转、乡镇机构改革、为民服务代理制、城乡一体化等多项农村改革的先行地区。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工作中,安徽结合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今年两次视察安徽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在运用多种形式迅速把全会精神传达贯彻到农村基层的同时,积极谋划安徽“三农”工作的思路、目标和措施。
在10月14日召开的传达学习精神和部署安排贯彻落实工作的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安徽省委提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上全省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深刻领会和把握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紧密结合实际,谋划新思路,明确新目标,努力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在农村改革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省委要求,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在农村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上务求取得突破;要抢抓机遇,及早谋划,强力推进粮食主产区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切实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要从思想上、体制上和组织上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按照省委部署,安徽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结合实际谋划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具体措施。省科技厅围绕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组织力量进行深入调研,着手研究制订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具体方案。省水利厅提出了“打造工程水利、资源水利、民生水利和生态水利”的工作规划,从水利投融资体制、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农村水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和水价改革入手,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服务农村和农业工作。
小岗村所在的滁州市,是安徽这个粮食大省的产粮大市,常年粮食总产约占全省七分之一,年调出商品粮总量约占全省三分之一,商品率高达60%。围绕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市委、市政府立足中低产田改造和农业科技推广等多项支撑,提出打造“百亿粮仓”目标,谋划通过做大做强粮食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另一个粮食大市六安市也启动“粮食双百亿工程”,按照到2012年粮食总产达50亿公斤、加工产值达100亿元和种粮农民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的目标,着力推进优质高产粮食基地建设、良种推广和良法配套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而以煤炭、电力、化工为主导产业的“能源城”淮南市则立足市情,把深入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的立足点选择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上,确定了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的“三农”工作的战略目标。
《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连载(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