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等省份出台了新的高考方案,引起了各方的关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高校招生考试政策进行调整,把考生平时的成绩表现纳入到高考评价体系中来,更加重视对考生的综合评价是必要的,合乎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大方向。当然,在改革中要注重研究规律性,还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和社会承受力,力争做到统筹兼顾。下面发表两位专家的观点,以期引起各方面的讨论。 |
当今,一向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高考改革已成为一个重大的民生议题。公平选才是社会大众对高考最为关注的一个方面,也是高考制度的基本功能和精神之所在。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时代,社会公众对考试公平、公正的要求和期望比以往更高。因此,高考改革从制度设计、命题内容,到录取中的民族和区域分布方面,都应坚持公平客观原则。
深 | 度 |
关 | 注 |
在推行新课改的情况下,高考方案不得不作出部分调整。目前全国多个省区进行新课改,因为新课改本身就复杂多样,强调选修、个性,分模块,强调多样化,希望高考的考试科目越多越好。但高考既然是选拔性的统一考试,主要看考试成绩,最强调公平、高效和具有可比性,所以尺度要比较单一些,不能考太多科目。两者的意愿是很难完全契合的。
高考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但目前社会上的各种看法多执其一端。高考改革如果不通盘考虑,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局面。如果改动太多、太快,会给中学教学带来不小的影响,受影响的主要是学生、家长和中学教师。因此高考研究者和决策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能因难度大而裹足不前,也不能迫于舆论压力盲目地为改革而改革,频繁改革不一定就说明高考是在不断创新。
古往今来的中国考试历史表明,公平选拔却难免失之刻板;全面考核却容易出现舞弊不公,二者之间几乎存在着非此即彼的关系。在高度甚至过度重视教育的环境下,在十分讲究人情、关系、面子的文化氛围中,在社会风气不太好的情况下,我觉得国人对选拔人才中注重“德”的追求、希望能够参考成长记录全面考核,有点像物理学中人们对“永动机”的追求,愿望很好,但总是不易实现。过于纷繁复杂的高考科目配置,也可能因社会大众难以弄懂而无法推行。移植外国的招生方式需要有相应的制度环境和文化土壤,否则就会水土不服,出现不公平现象,甚至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最后不得不回到原点。
作为一个有上千万人参加的大规模考试,高考改革不可能做到让各方都满意。因为参与其中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改革者较多从教育的原理和理想出发,而作为考生、家长,是以参与者的身份从自身考虑,来看待公平问题。如果自己平时成绩比较好,但考大学时因为高考模式问题没有达到理想,那很有可能会给考生一个不公平的印象。要让各方满意,就要兼顾公平、效率。高考改革应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是其公平性,而“万变”的是其考试容和形式,可以顺应时代和社会需求不断推陈出新。
(作者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