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春,80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在上海展览中心观看“电脑娃娃”的程序设计表演,电脑屏幕闪现出中英文“热烈欢迎”字样,接着又出现了一个造型生动的机器人,忽闪着大眼睛,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看着眼前这一切,邓小平笑了。老人家对身边的人说:“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正是这句话,影响改变了中国一代人。
我是上世纪70年代末入学的。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童年阶段,世界似乎离我们很遥远。没有电脑,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连收音机、电视机都是奢侈品。如果那个时候有人告诉我,长大以后我将在一家世界著名的计算机芯片企业――英特尔公司工作,我一定会认为这是梦。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的梦想一步步变成了现实。
响应小平同志的号召,很多学校开始关注计算机教育。上中学以后,我开始有机会接触到计算机。当时的计算机还很简陋,只能使用BASIC语言编程。学校机房里只有几台计算机,几个同学共用一台,但是大家都很用功,因为上机的机会非常难得。
后来上了大学,我真正开始系统地学习计算机原理。当时学校的机房里有十几台英特尔286、386,上机时间往往需要预约,大家奉为至宝,十分爱惜。到大学毕业的时候,系里配了一批最先进的英特尔奔腾计算机,计算机很快联上了互联网,从此“数字鸿沟”被我们远远地抛在身后,我们与国外的网络交流十分活跃地开展起来。十多年后的今天,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互联网将世界联系在一起。
如今,许多学校的机房基本上都能保证每个人一台电脑,很多人家里都有电脑,当年学习的BASIC语言早已被淘汰,而计算机基础教育早已转向更高级的计算机内容。软件设计、多核编程等越来越受到青睐,并催生了新的产业。
今天,我已是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的一名系统工程师。我为亲历改革开放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感到骄傲,也为自己能够见证中国信息化领域的巨大变化而感到自豪。我时时在想,我和我的同龄人是多么幸运――如果不是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好年代,我恐怕压根儿不会有接受高等教育、进入世界级企业工作的机会。
计算机“从娃娃抓起”的教育宗旨,使现在很多中小学逐渐配备了计算机,但是那里缺少足够的老师和辅导员,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微薄的努力,为计算机的普及做点工作。正好公司有这样一个平台,于是我参加了英特尔志愿者团队和公司组织的各类志愿者活动。例如英特尔“乡村女教师”项目和英特尔i世界计划志愿者项目,前者主要通过开办培训班,对从西南地区公立乡村、乡镇中心学校里选拔的教师进行英语课程、心理知识、PC操作等技能培训;后者则是英特尔员工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在英特尔在四川灾区捐建的200个计算机网络教室所在的学校,和学生们一起开展电脑知识教育、英语学习等方面的活动。
从两年前开始,我和其他志愿者一道,利用周末时间走访了四川、云南等地的30多个县和40多个乡村学校,一方面希望把乡村学校所急需的知识和技能带给一线教师,另一方面也想为孩子们提供直接的帮助。英特尔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我因为在社区服务方面的些许成绩,而被公司推荐为北京奥运的火炬传递手。有同事告诉我,仅在今年1至8月,英特尔中国区的6000多名员工已总计贡献了超过4万小时的志愿者服务,员工参与率高达70%。
今年5・12四川汶川地震后,在英特尔宣布为灾区捐建200所电脑教室之后,我所在的公司又启动了一个“英特尔i世界计划”志愿者项目,发动员工利用空闲时间,向灾区的孩子传授诸如英语和电脑等专业技能,并开展各类活动,帮助孩子们学习和成长。9月中,我和同事们为四川绵阳龙门山小学的学生们上了新学期的第一堂电脑课。孩子们在PC上描绘了他们心目中“40年后的科技”。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艘海陆空三栖飞船,当我问那个孩子为什么要画这个时,他答道:“如果再有地震,就可以用飞船转移灾区的人民,我还在上面画了城堡,可以居住千千万万的人。”孩子是中国的未来。我想,当我们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时,不应该忘记偏远山区的孩子,他们同样是中国的未来。我之所以参与一些公益项目的志愿者工作,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早一些接触信息化技术和更广袤的世界。而在下一个三十年后,孩子们将成为中国的砥柱。
人物小传:何飞友,侗族,1972年生于湖南洪江,毕业于原湖南财经学院。1995年进入德昌电机集团担任生产工程师、项目经理。2006年1月进入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现任英特尔生产系统工程师。2008年8月作为英特尔奥运火炬手参加火炬在安阳的传递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