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漫作为驻外记者经历丰富:印度洋海啸、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新华社十佳记者”、“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
走过战争灾难
洪漫第一次接触战争是在2003年,也就是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夕,当时她是新华社驻科威特记者。为了不错过每一场战前演习,她一天内顾不上吃喝,跑了若干场演习;为了得到一手资料,她穿戴着防毒面具和防生化服穿梭在响彻防空警报的街头……让她备感欣慰的是,多番辛苦终有回报,远在国内的读者通过她撰写的《“沙漠之春”弥漫战争气息》、《科威特战前素描》、《走进阿里夫坚美军基地》等生动的文章对伊拉克战前局势有了全面的了解。
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天刚蒙蒙亮,洪漫和分社的几位同事驱车去伊科边境采访。到零号检查站时,就听到一声巨响,平常神气活现的英美军人显得手忙脚乱。一问才知道,几分钟前刚有一枚“飞毛腿”导弹打了过来,上头命令他们做好防生化的准备。洪漫和几名记者顾不了许多,还是坚持采访。在此后的十几天里,伊拉克为了报复科威特,扔了二十几枚导弹到科境内,虽然没有造成什么伤亡,但每天都会听到好几次空袭警报声,有时还能听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外出采访必须背着防毒面具和防生化服,连睡觉时都要把电脑和防毒面具放在床头触手可及的地方。
战争尚未平息,洪漫去了伊拉克南部的乌姆盖斯尔伊拉克战俘营和巴士拉采访,用图片和文字记录下战争造成的灾难以及饱受战乱之苦的伊拉克人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洪漫说,她在采访时不止一次流泪。看到被炸得面目全非的伊拉克儿童,她流泪;看到生活困苦的伊拉克难民,她流泪;看到被炸毁的伊拉克城市,她也流泪。作为一名记者,她恪守着新闻公正的原则,不让感情左右文字,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写下了《我只看了他一眼》、《走进乌姆盖斯尔伊拉克战俘营》、《踏访战后巴士拉》等感人肺腑的文字。
感受动乱苦难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洪漫回到国内。2006年11月,经过多次申请,洪漫终于有机会奔赴巴勒斯坦地区,担任新华社驻巴勒斯坦地区首席记者。
刚到巴勒斯坦没多久,洪漫就赶上了两大派别法塔赫与哈马斯在拉姆安拉爆发严重冲突,“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有人真刀真枪地交锋。”职业的敏感令她拼命往前冲,中途几次被安全部队成员拉到汽车后面躲避子弹,但最终还是拍到了冲突现场的照片。“从那以后,我便与冲突‘结了缘’”。
2007年1月4日,以军袭击拉姆安拉,与巴武装人员发生严重交火,洪漫与几名阿拉伯记者在激烈枪声和汽油弹的爆炸声中完成了采访,她身边的一位阿拉伯记者身中3枪,当场倒地。就是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除了拍照,洪漫还镇定地打电话滚动报道了6条音频稿件。激战结束,洪漫才发现自己的汽车丢了,半岛电视台的阿拉伯同行告诉她,她的汽车已被以军的推土机推到了几十米开外。找到汽车时,她感到一阵后怕,车灰头土脸地横卧路边,前挡风玻璃已被枪弹打穿,车身上也伤痕累累。回到分社,她顾不上吃喝,迅速将稿件和图片发往国内。
经历生活磨难
长期在战乱地区工作,洪漫不得不经受生活上的磨难和考验。伴随着难耐高温或沙尘暴进行采访报道,对她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
在巴勒斯坦,洪漫始终面临着危险采访和超负荷工作的严峻考验。她在日记中写道:“在巴勒斯坦工作的近一年时间里,我‘被迫’养成了多个习惯:习惯了枪声,习惯了冲突场面,习惯了流血和群情激昂的葬礼,习惯了危险艰苦的环境,习惯了没日没夜的工作,习惯了单调枯燥的生活,习惯了对家人的内疚……”在新闻热点地区,“永远有做不完的工作”。每次采访和发稿都要连续工作六七个小时,多数时间不能准时吃饭,胃痛已成常态。
洪漫说:“战地记者或许是一个光彩照人的称号,但伴随它的肯定会有危险的艰辛。”之所以能够承受这一切,因为他是新华社记者,因为她是共产党员。在与人高马大的阿拉伯记者拼抢新闻时,她练就了一身“本领”,能够身背相机在高高的墙头上窜上窜下,在与死者几乎脸贴脸时也不再惊惧,为躲避子弹躺在堆满动物内脏的垃圾堆里也很坦然。她说:“身为记者,身为事件的见证者,我知道自己肩负着寻找真实的职责,我要发出‘中国声音’。”
(标题书法:沙英男)